最近,几位民警办案的小视频,刷爆了小红书。
![]()
起因是一女子偷东西,竟然偷到了帽子叔叔的知识盲区,看得人又搞笑又上头。
视频里,民警正在核实被偷盗的化妆品,全程眉头紧锁。
被盗窃的店员报价登记:“2个气垫,215元一个。”
民警一头雾水:“啥气垫?一个气垫能够垫出这么多钱?”

店员继续:“腮红,一盘。”
民警满脸问号:“一盘,是什么意思?一盘里面是几只?”

还有爽肤水、洗面奶、睫毛膏,定妆喷雾,再到眉笔,砍刀……这边的民警听得满头大汗,快要崩溃。

隔壁民警还在装耳挠腮,试图理解:“唇膏唇彩我懂,现在出来唇漆,我真的是,到了盲区了。”

“睫毛膏我也可以理解,什么叫睫毛打底膏?”
一旁的小偷还帮着热心答疑:“这个睫毛夹上去可以固定。”直接给帽子叔叔整宕机了。
![]()
一看这熟悉的画风,我就知道我的电子榨菜《守护解放西》又迎来新的一季!

这部以基层警务工作为焦点的纪实类节目,从201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连续出了6季,打开就是热气腾腾、三观炸裂的人间真实,新的第六季抓马程度也丝毫没让我失望:
全身名牌的“宝马女”竟然偷盗成瘾;
父亲负债,网瘾少年每月还要索取2万生活费;
为了锁死新女友,不靠谱老爸竟带着亲闺女上高速“寻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期节目的主角,都是未成年的孩子,往往真相揭开后,都特别触动人心,让我心头一紧。我们总在思考总是在思考怎么给到孩子最好的生活和教育,却往往和他们越走越远,甚至还营造了一个他们不愿意回来的“家”。
所以今天特别和大家分享这部“下饭神剧”。在这些或狗血、或温情、或爆笑的真实记录里,我们围观别人的故事,也能照见自己的生活。
01
离家出走躲书店的女儿
一位妈妈焦急地前来报案,称自己17岁的女儿想要外出打工,遭到拒绝后,竟以跳楼威胁。
![]()
民警火速赶到,却被女孩爸爸拦在门外,说自己已经安抚好女儿的情绪,希望警察不要再“介入”。
民警只好先行返回派出所,一查记录发现,这位妈妈因女儿离家出走,竟已报案过6次。
![]()
更“离奇”的是,女孩每次出走,目的地都高度统一,竟然是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
一个如此爱看书的孩子,为什么动不动就离家出走,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
直到一家人来到派出所调解,才真相大白。
原来,这位妈妈是老师,但回到家后,还会用老师的身份严格管控女儿。
父母都有稳定工作,家里条件也不错。可女儿呢,只能睡在厨房旁的一个小房间里,没有窗户,没有空调,睡个觉都满头大汗。
![]()
而家里另外2间宽敞的卧室,分别住着她的父母。
妈妈还会严格管控女儿的手机,不但限制使用时间,还要随时翻看她和朋友的聊天内容。
17岁的青春期女孩,在家里毫无隐私可言。
![]()
另外,女孩每个学期的零花钱只有几百块,平均到每天差不多2块5。相比之下,她的同学,一周就有好几百块。
正因为钱不够用,她才想去打工。
![]()
但妈妈却认为,一天2块多的零花钱已经足够,再多的话,只会增加孩子的欲望。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妈妈还立下规定:休息日也必须九点起床,要是多睡了10分钟,女儿就要被罚跪搓衣板。
![]()
民警在现场调解时,妈妈依然振振有词:
“每个家有每个家的家规家风。”“九点钟起床,这是很基本的要求。”
![]()
一旁的爸爸则一言不发。
最后,民警耐心地劝导妈妈:“把教师的角色带入家庭,甚至想教育出一个所谓标准的孩子,但你从未问过孩子是否愿意。”
妈妈若有所思地听着。
女儿也鼓起勇气开口,“妈妈,你不要把我当成你的学生,我已经17岁了。”
![]()
最终,一家人达成一致回了家。
表面上看,似乎是个圆满的结局:妈妈承诺会改,爸爸也表示不再回避,女儿也说出了自己的需求。
但在很多网友看来,如果妈妈不付诸实际行动,女孩的处境恐怕很难改善。
![]()
很多时候,父母总是以爱之名,不由自主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却从来不问孩子感受如何,也意识不到这些行为的破坏性。
孩子小时,或许只会短暂逃离。但等他们长大后,可能就是更长久的断联。
02
带闺女“寻死”的亲爸
第二个故事更是奇葩到令人摸不着头脑。
男子韦某报警,称自己14岁的女儿被人扣留。
可等民警赶到现场,剧情却来了个180度大反转。
![]()
竟然是这位亲爹要带着女儿“寻死”,郝女士为了保护女孩才拼命拦下。
几个人到了警察局,真相才浮出水面。
原来,韦某与郝女士相识仅一个月,双方各带一个女儿,正准备组建新家庭。
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郝女士早已将韦某的女儿小宝视如己出。
![]()
而这次冲突的缘由,是因为韦某发现,郝女士与前男友仍有联系而醋意大发。
争吵陷入僵局后,韦某竟想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锦囊妙计”,就是拉着自己女儿寻死。利用女友对孩子的在意,威胁女友回心转意。
![]()
“我爸说了,他要在高速上努车,要么把我拽下了,要么打我,要么撞车。”女儿小宝在派出所指控爸爸。
![]()
纠纷调解室里,韦某依然情绪激动,承认自己就是要带女儿去死。
甚至还现场打通了律师电话咨询:“如果有人想扣留我的女儿是否合法?”
听到律师回答“不合法”时,脸上竟然还掠过一丝莫名的得意。
![]()
真替他女儿捏了一把汗。
郝女士则全程清醒,声嘶力竭地为孩子讨公道:“你拿你闺女的生命来威胁我,你像一个父亲吗?你像一个男人吗?!”
郝女士的女儿也霸气补刀,“我是不会同意我妈妈和你在一起的!”看得人好解气。
![]()
在民警的劝解下,韦某才逐渐恢复平静,对女儿道歉:“爸爸对你发脾气是爸爸错了……”
![]()
真的很心疼这个女孩。或许,情绪失控、丧失理智的父母,就是她成长路上最可怕的风雨。
无论成年人的感情如何变化,永远不要让年幼孩子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03
偷窃成瘾的“宝马女”
第三个故事,情节近乎魔幻。
民警接到商场报警,说抓到一名小偷。就是开头提到的,让民警陷入“知识盲区”的那位。
但赶到现场一看,大家都愣住了。眼前的女子,一身光鲜亮丽,背着名牌包包,还开着宝马车?
民警CPU再次过载。
![]()
另一边,店员气愤地指认,这女子已是“二进宫”。
上一次,就偷走价值2000多元的化妆品,因为当时证据不足,被她侥幸逃脱。
![]()
所以这次她一进门,店员就死死盯住她。果然,她又手痒痒,偷了1500多元的化妆品。
![]()
等她准备开溜时,店员紧紧跟上,一把将她逮住。
眼见店员报警,女子瞬间变脸,低声下气地求情,说自己是初犯,“你就那个嘛,通融一下嘛。是我不对。”
![]()
可被带到警察局后发现,她竟然还有犯罪前科。
“2021年刑事犯罪,因协助组织xx,被判一年三个月。”
再进一步调查,更狗血的事情还在后面:
她背的名牌包是假的。那辆充门面的宝马车,也是朋友那儿借来的。
![]()
至于为什么偷东西?她反复解释,“我偷回去也没用。上次拿回去的东西,也都没用。”
一边行窃,一边却说自己不需要偷来的这些东西。
一边用假包和借来的名车维持体面,一边又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
![]()
审讯阶段,一听到自己要被判刑,她突然就慌了,拼命打起了感情牌:
“能不能通融一下我?我家里确实特殊情况,我妈妈身体不是很好,爸爸过世了……”
她一边委屈地抽泣,一再恳求民警别告诉她妈妈。
![]()
前一刻还是伪装的小偷。下一刻,仿佛变回了一个害怕被妈妈责备的小女孩。
真让人匪夷所思。
可成年人的世界,哪有什么“通融一下”的侥幸,每一次错误的选择,都要自己负责。
一次次行窃,却又声称“偷回去也没啥用”,或许她真正想填补的,不是物质,而是内心那个怎么也填不满的空洞。
罗翔曾在《圆圈正义》里说过:人类无论用任何仪器,都无法画出一个完美的圆,但“圆”这个概念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永远前行的方向。
就好像《守护解放西》里,一段段看似荒诞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每个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追寻心中那个“更完美的圆”。
权威型的妈妈,希望通过“正确的教育”,养育一个满意的孩子。
失控的单亲爸爸,希望用一个“完整的家庭”,弥补对孩子缺失的爱。
欲望爆棚的“宝马女”,试图用“偷来的体面”,撑起一个光鲜的人生。

只是有时候结局总是事与愿违,甚至“误入歧途”。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及时调整方向。其实也不一定要追求“完美的圆”,我们也能在不完美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小幸福。
也正是这些不完美的部分,才构成这个真实而热气腾腾的烟火人间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