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马廷威
“感谢法官,这几个月愁得睡不着,现在总算能安心等工资了!”在长春市绿园区综治中心的速裁法庭内,多名校车司机紧握着法官的手,连连道谢。一场牵动数十个家庭的欠薪纠纷,在法官前后四轮的耐心调解下,终于尘埃落定,画上圆满句号。
本案的原告系某校车公司的47名劳动者,他们从每日清晨5点开始工作,直至深夜将最后一名学生安全送达后才能下班。尽管工作辛苦、收入不高,但这是他们维系家庭生计的唯一依靠。然而,自2024年11月起,该校车公司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欠工资,后期甚至回避沟通。截至2025年初,已累计拖欠3个月工资及寒假补贴。
“我们大多是从农村出来打工的,家里有老有小,工资发不出来,日子真过不下去了。”与公司多次协商无果后,47名劳动者选择来到绿园区综治中心寻求法律帮助。
为及时回应劳动者们的急切诉求,长春市绿园区人民法院派驻综治中心的两名速裁法官第一时间介入处理。首次开庭时,双方争执不下:劳动者们情绪激动,手持考勤与工资记录,质问公司为何“恶意欠薪”;公司方则诉苦称经营困难,暂时无力支付全部欠薪。眼看双方矛盾已进入白热化,法官果断决定休庭,另寻化解之道。
“此案若简单‘一判了之’,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导致‘案结事不了’,既无法及时保障劳动者权益,也不利于企业后续经营。”面对僵局,法官决定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为双方创造冷静沟通的空间。
此后的一个月里,法官当起了“中间人”。一方面,多次走访校车公司,协助其梳理财务状况与可变现资产,核实其实际偿付能力,并向企业负责人释明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影响,引导其树立诚信履约意识;另一方面,面对情绪焦虑的劳动者们,法官耐心安抚情绪,详细讲解法律程序与调解优势,引导其理性看待企业暂时的经营困难。在法官一句句推心置腹的话语中,双方的对立情绪逐渐消融。
最终,历经四轮细致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校车公司制定了详细的还款计划,承诺年底前结清所有拖欠工资及假期补贴;劳动者们表示予以谅解,同意放弃部分逾期利息。签订调解书时,现场气氛已明显缓和,公司负责人主动向劳动者们致歉:“之前是我们没处理好,这次肯定说到做到。”劳动者们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咱们这个法庭真管用,实实在在帮老百姓解决了问题。”
“这就是综治中心速裁法庭的作用。”法官说道,“扎根在老百姓身边,用最实在的办法化解纠纷,让大家不用跑远路、不用费太多劲,就能把事儿解决。”
这场历时数月的欠薪纠纷,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画上了圆满句号。不仅守住了劳动者的“钱袋子”,也为企业的良性发展留有余地,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未来,绿园法院将始终以“如我在诉”的服务理念,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更温情、高效的司法服务化解矛盾、定分止争,为维护辖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护航民生福祉筑牢司法屏障。
初审:刘岩
复审:韩蕊
终审:谢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