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表达敬意出于本心,而非硬性要求”
11月6日晚,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通报:今日,有网民反映我区一所学校门口管理问题。区教育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开展调查,该校确实存在相关问题。现已对该校负责人进行严肃批评,要求学校立即整改,并吸取教训,全方位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从网友曝光的视频看,学生身上挂着绶带站在校门口,当车辆驶进校园时,便举起右手敬礼并高喊“老师早”。50秒的视频里,共有10部车进学校,两排的学生也一齐喊了十遍“老师早”。而校门外的连廊上,有学生正在排队等待进入学校。
![]()
在官方通报发出之前,该校一工作人员称视频为“恶意剪辑”,校方未要求学生行礼问好,“孩子们非常热情向老师打招呼,老师在车内也有向学生招手回应。”然而,媒体采访到该小学副书记,按照他的说法,学校确实安排了老师和学生值周,在校门口迎接师生并向他们问好,只不过,学校规定老师必须和学生互动,没有置之不理。
矢口否认又前后矛盾,校方的辩解显得苍白。面对公众质疑,不及时自查自纠,反而指责揭露问题的人,这样的态度让人无法接受。
只是热情打招呼,学生何必齐刷刷地敬礼?真想回应学生,老师们为何不打开车窗?答案自不待言。紧闭的车窗掩盖不了校方管理的弊病——特权思想和形式主义作祟。
老师和学生地位平等,相互尊重、共同成长便是最好的礼仪。尊师重道,表达敬意出于本心,而非硬性要求。让学生敬礼迎接老师车辆,不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还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严肃批评、立即整改实属必要。
此外,此事还有一处细节:学生到校时间,车辆进进出出合适吗?就算老师车辆没有单独的通道,人车分流、限时限速也应有严格规范,而不是让值周学生列队,让其他学生排队等待,“派头”和形式主义畅行无阻。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处处应“以学生为本”。望涉事学校深刻反思,将形式主义拒于校门之外。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
编辑:任思凝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