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坎达尔山口,丝绸之路的最高点
在亚欧文明的十字路口,葱岭见证着数千年历史的变迁。它看过印欧人的战车隆隆驶过,看过亚历山大的方阵整齐行进,看过玄奘的身影在风雪中前行,看过成吉思汗的铁骑呼啸踏来,也看过俄国的火炮轰鸣。每一个时代的技术革命都在这里留下印记,每一次文明的碰撞都在这里激起火花。但有些东西从未改变。太阳依然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雪水依然从高山流下,滋润着绿洲;商旅依然在路上奔波,交换着商品和思想;不同文明的人们依然在这里相遇,书写着新的故事。
![]()
《葱岭之外:亚欧文明的十字路口》,侯杨方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内文选读:
后记:葱岭之外的永恒回响(节选)
写作《葱岭之外》的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历史研究的价值。我们研究过去,不是为了沉湎于往昔的辉煌或感伤于历史的悲剧,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明演进的规律。
中亚的历史告诉我们,技术进步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重新洗牌,创造新的强者,淘汰旧的霸主。掌握了青铜技术的印欧人征服了石器时代的土著;掌握了骑射技术的游牧民族称霸草原数千年;掌握了火药技术的定居文明最终战胜了游牧帝国。
地理环境是历史的底色,它设定了文明发展的边界条件。中亚的地理特征—平坦开阔、干旱少雨、连接四方—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文明交会的十字路口,也决定了它难以形成统一持久的本土帝国。这不是宿命论,而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文明的交流是进步的源泉。中亚的繁荣时期,恰恰是多元文明共存互鉴的时期;中亚的衰落时期,往往是文明冲突对抗的时期。希腊化时期的巴克特里亚、唐朝西域的繁荣、蒙古帝国治下的和平,都证明了这一点。
![]()
张骞经过的鸟飞谷(阿赖山谷)
在研究方法上,我特别注重将技术史与地理学相结合。传统的技术史研究往往忽视地理因素,而传统的历史地理研究又较少关注技术变迁。我尝试打通这两个领域,形成“技术地理学”的研究视角。
在研究铁路对中亚的影响时,我不仅关注铁路本身的技术特征,更关注它如何改变了地理空间的意义。在研究古代的军事技术传播时,我会结合地形分析来理解为什么某些技术在特定地区得到采用或被抛弃。战车在平原地区所向披靡,但在山地就失去作用;重装骑兵在农业区效果显著,但在草原上反而不如轻骑兵。这些都需要结合具体的地理环境来分析。技术的适用性往往比技术的先进性更加重要。
从最初单纯的地理考察,到后来的跨学科研究;从关注具体的历史事件,到思考文明演进的规律;从埋首故纸堆,到亲身走进历史现场—每一步都让我对中亚的理解更加深入。
最难忘的是那些在考察途中的顿悟时刻。当在罗布泊看到枯死的胡杨林时,我理解了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当在费尔干纳盆地看到密集的灌溉网络时,我明白了为什么这里会成为中亚的粮仓;当站在撒马尔罕的雷吉斯坦广场时,我感受到了多元文明交融的魅力。这些现场的体验,是任何文献资料都无法替代的。
![]()
浩罕汗宫
写作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学术严谨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平衡。我希望这本书既能满足专业研究者的需求,又能吸引普通读者的兴趣。为此,我尽量避免过多的学术术语,多用生动的例子和亲身经历来说明问题。同时,我也坚持每一个观点都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撑,每一个结论都要经得起推敲。
葱岭依然矗立在那里,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它看过印欧人的战车隆隆驶过,看过亚历山大的方阵整齐行进,看过玄奘的身影在风雪中前行,看过成吉思汗的铁骑呼啸而过,看过俄国的火炮轰鸣。每一个时代的技术革命都在这里留下印记,每一次文明的碰撞都在这里激起火花。但有些东西从未改变。太阳依然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雪水依然从高山流下,滋润着绿洲;商旅依然在路上奔波,交换着商品和思想;不同文明的人们依然在这里相遇,书写着新的故事。
写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悟是:历史从未终结,它只是不断地以新的形式重演。技术在进步,但人性未变;工具在更新,但需求依旧;形式在演化,但本质如一。理解历史,就是理解我们自己;研究过去,就是为了认清文明发展的规律。
![]()
葱岭唐代烽燧
中亚四千年的历史,是一部技术与地理相互作用的史诗。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改变了地理的意义,每一种地理条件都影响了技术的发展。青铜让草原变成通途,马匹让距离不再遥远,火药让城墙失去意义,铁路让空间被重新定义。而中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所有这些变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这片土地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历史的知识,更是看待世界的方法。它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优势是永恒的,没有任何格局是不变的。昨天的先进可能成为今天的落后,今天的边缘可能成为明天的中心。关键在于能否认清时代的潮流,把握技术的脉搏,顺应地理的规律。
愿这本书能够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过去与现在,连接东方与西方,连接学术与大众。愿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无论是对历史的认识、对地理的理解,还是对技术与文明关系的思考。
![]()
格登山乾隆纪功碑
葱岭之外,世界很大;历史长河,故事很多。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宏大叙事中的一部分。让我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明的尊重、对知识的渴求,继续前行。
毕竟,路还很长,而葱岭永远在那里,等待着新的故事。
人类技术的进步永不停歇。在葱岭之外的广阔天地中,技术与地理的对话仍在继续。理解这种对话,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过去,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文明演进的永恒规律。愿《葱岭之外》能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这种对话的窗口,更愿它能激发更多学者投身于这一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研究领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