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文化本身就是奴役和发展的统一体,这也是那些文明古国在近代衰落的原因,更是欧美后来居上的原因。比如古巴比伦的中东贫困落后愚昧,印度因为种姓制度停滞不前,埃及更是非常贫困,粮食依赖高,失业率更是居高不下,这些都是古代的文明古国,都有上千年的文化,但这些文化都没有让这些国家走向强盛,反而成为了他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下面我就以儒家思想为例,来说下文化为何既是历史的发展,又是历史的奴役者呢?
![]()
首先,文化是历史的发展者。在没有文化主宰的时期,儒家文化成为历史发展的雏形,仁义礼智信更是成为时代发展的脊梁。同样,印度的种姓制度也为古印度的强大提供了发展模板,而古巴比伦也是以苏美尔宗教为主体的多神教,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文化在凝聚人心以及维护整个时代秩序运行方面的作用都是得天独厚的。我们再回到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成为汉唐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仁义礼智信渲染下我们出现了像苏武牧羊、玄奘西行等可歌可泣的经典传说。
而且也培养出了像房玄龄、魏征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人才,这种文化弥补了君主制发展时期的空缺成为了历史的主流。更是让华夏成为了世界的中心,而这些都是儒家文化的积极作用,仁义礼智信更是代代传承。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儒家文化的手工业是家族传承的,祖先的招牌成为他们良心经商的基础,仁义礼智信成为他们做人做事的准则。最简单的就是我们农村以前借钱从不打欠条,但却从未出现耍无赖不认账的情况存在。而这就是儒家文化的正向引导,更是历史发展的原因。
![]()
仁义礼智信
其次,文化是历史的奴役者。我们有个词叫店大欺客,而文化也是如此。长期以来儒家文化的主导作用,以及没有文化竞争所引起的文化滞后,反而成了明清历史发展的阻碍。从僵化文人思想的程朱理学到与现实脱节的八股文,儒家文化俨然已经成为了历史发展的绊脚石。而当新兴的文化兴起时,儒家文化的排外性便显露无疑,用历史的观点就是闭关锁国。而这种文化就是农业经济的产物,因此它又怎么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求呢?而这也是儒家文化消亡的本质原因,不是吗?
但几千年的发展,儒家文化早已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又怎么会那么容易消亡呢?比如阿谀奉承和溜须拍马又何尝不是儒家文化的提现呢?一个民族的文化越悠久,这种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危害就越难以清除。比如一幅画废的画要远远比一幅没有画的画要更难创作,而像美国没有文化的民族反而更容易接受新兴事物的发展。这也是美国为什么是世界霸主的原因,而这就是文化的可怕之处。哪怕你实行了现代文明,那些落后的文化也会在信徒的心中死灰复燃,这就是文化对于历史的奴役。
![]()
滞后
最后,我举个例子来说明文化对于历史的危害。比如文化就是一个卖包子的人,刚开始因为只有包子,人们没有选择只能买包子。而老板看到人们非他包子不卖,于是越来越不注重包子的本质,尽管顾客怨声载道,但这独门生意还是赚的盆满钵满。与此同时老板也越来越过分,比如先是土豆不刮皮,然后做包子不将就卫生,后来更是越来越过分,甚至一度在包子里添加劣质猪肉,于是尽管独门生意收入不影响,但老板做包子的品质所越来越差,一部分人开始出走找其他吃的,我们可以将这些人用历史归为走西口、下南洋和闯关东。
然而邻村的商人在听说这件事以后,纷纷把他们的烧烤、火锅等搬了过来营业。以前人们没有选择只能买包子,但人们有了选择后纷纷买其他东西,包子反而滞销一个都没有卖出去。于是靠包子盈利的老板不高兴了,他与村里的里长狼狈为奸企图挤垮邻村来的这些生意。而文化的本质与这些是大同小异的,只不过文化是将人的欲望与自己的发展是捆绑在一起的,甚至这些信徒本身就是文化的奴隶。他们成为最间接的文化维护者。而越是文化悠久的地方,这群文化维护者的本身就越强大。
![]()
儒家文化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任何文化的产生都是滞后的,哪怕这个人再怎么聪明,他也会怎知受到时代和认知的影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认知和思维也会越来越觉醒,而旧时期的文化会在新时期人们的觉醒下支离破碎。同样儒家文化在明清时期的表现就是礼崩乐坏,说白了再千百年的发展中,人们已经将儒家文化摸透了,因此自然会利用漏洞为自己谋利。而也就是封建王朝腐朽不堪的原因,当仁义礼智信不能束缚他们行为的时,那么仁义礼智信便成为了他们禁锢别人道德行为并用来谋取暴利的工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