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太仓市交通运输局、太訸集团下属公交公司、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数字赋能驱动公交客流逆势增长》案例成功入选中国公路学会《2025年度城市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案例集》。
联合体代表上台领奖
获奖证书
PART.01总体背景
在后疫情时代,全国公交普遍面临客流下滑挑战。太仓市作为全国百强县前十的县级市,辖区面积8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7万,千人私人小汽车拥有量达322辆,在小汽车高度普及的背景下,启迪设计助力太仓市探索出一条数字赋能的公交转型路径。通过以“空间”换“时间”,推动公交从“绕行直达”向“高频可达”转变,构建“骨干线+接驳线为主体、多样化线路为补充”的三级公交网络,实现公交客流逆势增长。
发展策略
PART.02主要做法
一是数字赋能公交运营,驱动智慧化管理。持续推进公交数字化转型,搭建集成客流采集、线网运行监控、运营效能评估、线路优化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公交运营分析信息化平台。依托客流OD分析系统实现对公交线路客流时空分布的深度感知与科学分析,动态优化公交线路的走向和发班班次。构建线路评估体系,梳理诊断线路服务情况开展优化,有效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和客流量。
手机信令分析图
二是重塑高频骨干网络,打造轨道化服务。融合公交企业、手机信令等多元大数据精准定位客流走廊,深度挖掘市民出行需求,构建“T字+双核”高频骨干网络,覆盖热门商圈、医院等客流集中区域。在6条骨干线路增加运力投入,日均行驶里程增长36%,高峰时段发车间隔由15分钟缩短至8分钟,以准轨道化的服务提升公交出行吸引力,千公里客流增长2.5%,逐步实现客流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
骨干线网规划布局图
三是优化接驳线网结构,提供精细化服务。依托线网诊断系统,分析线路、车辆、班次的客流产出效益,精准识别低效投入并针对性提升。在外围圈层打造高效换乘节点,截短5条超长城乡线路,完善换乘优惠措施降低出行成本。在城区内部调整与裁并39条低效线路,在确保服务范围不缩水的前提下,整合运力加密骨干线路,有效提升公交线网运营效率,减少空驶浪费。
PART.03取得成效
截至目前,共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9条,占常规线路的75.4%,通过“高频可达”模式转型,优化整合低效线路,释放43辆运力反哺骨干线网,总体车辆投入减少9.4%,日均行驶里程降低5.5%,日均客流逆势增长5.08%,千公里客流量上涨8.4%,其中6条骨干线路客流增长更是高达33%,实现了客流止跌回升与控本增效的双赢目标。
供稿:交通市政设计研究院品牌部综合编辑
(启迪设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