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NO Research产业资讯,全北大学金敏秀研究教授(纳米融合工程系、BK21-FOUR纳米融合复合能源创新材料部件人才培养事业团)成功研发出可商业化的超低功耗液晶显示(LCD)技术。
![]()
资料图
在全北大学李承熙教授研究团队(工学院JBNU-KIST产学研融合学科、高分子纳米工程系、纳米融合工程系)下开展研究的金教授团队,探明了液晶显示器中应用最广泛的边缘场转换(FFS)模式在超低频率(1Hz)驱动时出现的固有问题——即屏幕闪烁(Flicker)现象的原理,并研发出可抑制该现象的新型液晶材料。
![]()
金敏秀研究教授团队 (来源:全北大学)
此次成果有望成为大幅降低占据全球显示器市场约90%的LCD功耗的转折点。
LCD通过电信号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来显示图像。但降低驱动频率虽能减少功耗,却会增强挠曲电效应(Flexoelectric effect),导致液晶分子向不必要的方向移动,进而在30Hz以下出现“闪烁”现象。
为解决这一问题,该研究团队与LG显示及默克高性能材料公司合作,从理论上提出了可将挠曲电效应最小化的分子结构,同时还提出了两种可简单测量挠曲电系数的新方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敏秀研究教授设计的“位移电流对称性测量法”,通过改变电极电压极性并分析电流的对称性,可轻松掌握液晶排列状态,在产业现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金敏秀研究教授表示:“此次成果证明了基础材料科学原理有望转化为实际商用技术,将成为下一代低功耗LCD商业化的重要基石。”
参与本次研究的人员包括郑俊浩博士、郑夏英博士生及崔圭利硕士生。该研究得到了LG显示、默克高性能材料、教育部BK21-FOUR纳米融合复合能源创新材料部件人才培养事业团以及韩国研究财团中坚研究者支援事业的支持。
相关研究成果以《Flicker minimization in power-saving displays enabled by measurement of difference in flexoelectric coefficients and displacement-current in positive dielectric anisotropy liquid crystals》(通过测量正介电各向异性液晶中挠曲电系数差异与位移电流实现节能显示器闪烁最小化)为题,发表在光学领域Top 3.6%的国际学术期刊《Opto-Electronic Advances》(影响因子=22.4)最新一期上。
点击图片可联系我们了解报告详情
马女士 Ms. Ceres
TEL:(+86)137-7604-9049
Email:CeresMa@cinno.com.cn
CINNO 公众号矩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