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百年罕见九月冬,十一月七日立冬,建议提前做好准备

0
分享至

《——【·前言·】——》

今天是2025年11月3号,快到立冬这节气了,差不多再过四天就到啦。

一翻开日历细看,今年的立冬可有点不同寻常,农历上显示是九月十八,这种情况以前可是挺少见的。


老人们常说“立冬在十月,冬天正当时”,可这回立冬提前到九月,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呢?

这可得关注啦,立冬提前到九月,难免会给咱们老百姓的生活带点变化。气候变得更凉快了,出门得多穿点衣裳,防寒保暖要提前准备。农民朋友们可能得调整一下播种和收获的时间,毕竟季节提前了嘛。居民的日常作息也得跟着改变,吃喝穿着上都要提前适应这变动,生活节奏也会随之调整。总之,这一变化可不是小事,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应对这不同寻常的天气变化。


今年立冬为啥这么早,农历九月就来了

提到这事儿啊,得从今年的农历说起。

说到2025年,那年可有个闰六月,多出了一个月,整个农历的时间就往后面拖了一下。

立冬的时间,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每年在阳历的11月7日或8日基本上是固定的。

今年阳历11月7日的立冬,换算到农历的话,就是九月十八那天。


翻翻过去的历史就能看出,立冬正好在农历九月的情况还真是不常见。

大多数年份里,立冬基本都落在农历十月的初到中旬这段时间里。

要说上一次立冬在农历九月,那可真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年长的人都习惯把这种事叫做九月冬,说是百年难得一次的事,几乎是几十年才遇上几回。

农历和阳历本身就是两套不同的系统。

阳历追随太阳的轨迹,一年就是365天,不会有变动的。


农历是随着月亮的变化而来的,基本上一年大概有354天左右,偶尔为了校准时间,就会插入一个闰月,这样一来总天数就会更接近太阳历了。

今年多出了个闰六月,这下半年的农历时间比往年提前了差不多一个月。

立冬这节气的时间没变,结果导致农历日期自然提前了。


立冬赶在寒衣节前头意味着啥

按照老一套的习俗,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都算是寒衣节,这天得给逝去的亲人送上冬衣,备点过冬的东西。

以前呢,立冬一般是在寒衣节之后,或者两个节日之间的间隔挺近。

今年的立冬在九月十八,寒衣节是在十月初一,俩节之间差了十几天呢。

有句老话在民间流传,叫做“立冬寒衣前,遍地是黄金”。

这话听起来挺吉利的,实际上其实说的就是天气的规矩。


要是立冬发生在寒衣节之前,意味着冷空气还没完全南侵,气温降得比较慢一些。

冬天不算特别寒冷,这对农业发展和大家的日常生活来说,都是个不错的消息。

农民最挂念的,还是那些庄稼的收成如何。

立冬来得早,意味着秋天的收获基本算是告一段落了,地里的庄稼也不用担心突如其来的降温会带来啥影响。

秋天的尾巴,作物有大把时间成熟收割,冬小麦也能趁着土壤还没彻底冻住,赶紧安排播种。

气温比较舒适,户外干活的时间就拉长,工作效率也跟着提升。


对于城里人来说,冬天不怎么冷,这事儿算是个好兆头吧。

节省点取暖费,出门办事也更方便啦。

老人和孩子们不用老待在家里,偶尔出来走走,对身体挺有益的。

街上的买卖也比寒冬腊月轻松不少,大家都乐意出来转一转,消费自然就多了起来。


立冬次日就是大重阳,双节气撞上了

今年立冬定在农历九月十八,紧接着的九月十九正好碰上大重阳。

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九天后,也就是九月十九,被称为大重阳,有的地方还能叫“后九”。

两个关键的日子碰在一块,像这样的巧合,可真是不多见。

大重阳那天,许多地方都有登高远望的习惯,想着祈求平安和身体健康。

立冬刚好跟大重阳接着来,正是秋天转向冬天的那个时候。


天气还算舒服,挺适合出去走走的。

爬高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体味四季变换,真是一箭双雕。

从养生的角度来说,立冬标志着开始补养身体的好时机,而大重阳这一天也特别讲究调理身体。

两个节气紧接着出现,挺合适提醒大家多穿点衣服,饮食也别忘了调个口味。

这个时候呢,吃些温补的东西正合适,比如羊肉、牛肉,再配点红枣、桂圆,都是挺好的选择。


明年春节也有特殊之处,正好碰上立春

一谈完立冬,顺便再瞅瞅明年的春节会在哪天。

2026年的除夕在2月16号,那时候大年初一还没到立春。

腊月十七等到立春,除夕刚好是腊月二十九,春节就落在立春节气里头啦。

老话说“年打春”,意思是春节跟立春这两节日挨得特别近,甚至刚好赶上一起。

明年也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立春虽然在年前,但在春节时就已经算入了春天的节气范围了。

老人们称这种年份为“早春年”,意思是万物复苏得早,农事也得提早安排。

挺有趣的是,大年初二就迎来了雨水节气。

雨水呢,是春天的第二个节气,意味着降雨变得更频繁,气温也开始逐渐升高。

春节期间竟然遇上两个节气,这种情况在农历里也挺少见的,算得上挺特别的一个巧合。


明年的3月12日是“出九”,也就是数九寒天的最后一天,恰好对应农历正月二十四。

一般来说,出九多是在农历二月份出现。

明年出九偏早,这就意味着整个冬天可能会过得比较短暂,春天的脚步也会更快一些。


老话说立冬在九月,当了棉衣换头牛

这话听起来有点儿夸张,意思是如果立冬降得在农历九月,虽说冬天来的早,走得也快,也用不了多少棉衣。跟着想着,不如拿去换头耕牛,更划算呢。

耕牛曾是过去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帮手,这句话实际上体现了大家对来年农事的美好期待。

今年立冬竟然在九月,明年正是农历丙午马年啦。

民间常说“牛马年好种田”,觉得这两个属相的年份天气不错,雨水充足,非常适合农忙。


冬天时间短,春天到得早,农民们多出时间做好春耕准备,无论是抢种还是抢收,都占个便宜。

即使现在的社会已经不用牛来耕地,这句老话的道理还是值得细思的。

立冬来得早,冬天过得也就短,这样一来取暖的开销就少啦,把省下的钱用来搞生产,发展的空间不就大了吗。

对普通家庭而言,这也是个提醒大家合理安排开销的好时机。


立冬前后咱们该做哪些准备

立冬这一天可是蛮重要的一个节点,是提醒大家得提前为冬天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说实话,今年的冬天或许不会太冷,但该准备的东西还是得提前搞起来。

天气一好,大家赶紧把棉被和棉衣晒晒吧。

北方一到供暖季,屋里就特别干燥,被褥也容易潮湿发霉了。


在立冬前后太阳还暖洋洋的时候,把家里的被子、羽绒服、棉鞋都拿出来晾晾,既能杀杀菌,又能去去湿气。

秋天采摘的白菜、萝卜、土豆这些蔬菜,也得晾晒一阵子,储存妥当才方便过冬。

家里的取暖设备得检查一遍,确保没问题,冬天用起来安心又顺畅。

北方用暖气的朋友们,要留意一下管道是不是都通畅,暖气片能不能正常热起来,别等到寒了才发现问题。

用煤炉的哥们儿,要记得清理烟囱,煤炭也得提前准备妥当。

南方用空调或电暖气的,最好提前试一下运行状态,有什么毛病趁早修好。


安全第一嘛,一氧化碳报警器和灭火器啥的,也得查得差不多,确保都在正常状态。

立冬一到,补身子可是要讲究点,别乱吃一气。

北方的朋友们通常爱吃饺子,南方的人则偏爱炖肉。

牛羊肉算是温补的佳品,冬天吃起来特别合适,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寒冷的本领。

炖汤的时候加点萝卜、山药、红枣,这样营养更全面、更均衡。

年轻人工作繁忙的话,可以泡点姜茶或者喝点红糖水,既简单又能驱寒暖身。


一到立冬后面就是元旦和春节,这两个月里得掏不少银子呢。

礼品呀、年货啊,走亲访友这些事儿都得花钱。

打算从现在开始有条理地存钱,免得到时候囊中羞涩。

把钱花得合适,该买的东西就买,能省下来的就省下来,过个踏实的年。

身体的调理也得跟得上节奏。

到了立冬之后,就该早点睡,晚点起,顺着自然的变化来。

天一亮太阳升起的时候再去运动,这样能防止着凉。


晚上早点睡,确保睡眠舒坦。

运动要适度减点,不用搞到满头大汗,出点点汗就差不多啦。

得穿暖点,尤其是脖子、腰和脚踝这些地方,特别容易着凉。

结语

立冬落在农历九月的确挺少见的,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不光是个历法上的巧合,更像是在提醒我们要注意生活的节奏。

不管冬天有多冷或多长,提前准备好该做的事情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抓紧立冬这节气,调整下生活方式,好好照顾自己和家人,才能轻松愉快地度过这个冬天,迎来明年的新气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张“红晕照片”就举报班主任,家长自食恶果:老师不再管班级了

2张“红晕照片”就举报班主任,家长自食恶果:老师不再管班级了

熙熙说教
2025-11-07 19:44:48
卫士长回忆刘少奇去世时情景:没有哀乐,没有亲人,没有真实姓名

卫士长回忆刘少奇去世时情景:没有哀乐,没有亲人,没有真实姓名

帝哥说史
2025-11-08 06:35:03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主食越少越好 甚至完全不吃”观念需纠正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主食越少越好 甚至完全不吃”观念需纠正

红星新闻
2025-11-06 17:53:32
男人看女人的“潜台词”:曾主任的长相,恰恰是她的“原罪”?

男人看女人的“潜台词”:曾主任的长相,恰恰是她的“原罪”?

伊人河畔
2025-11-09 17:52:15
《四喜》开播遭群嘲!表情狰狞、怒吼,连蒋欣都带不动这个拖油瓶

《四喜》开播遭群嘲!表情狰狞、怒吼,连蒋欣都带不动这个拖油瓶

胡一舸南游y
2025-11-08 13:00:07
打不打就在特朗普一念之间,美方派人来问,中方救不救委内瑞拉?

打不打就在特朗普一念之间,美方派人来问,中方救不救委内瑞拉?

历史有些冷
2025-11-08 17:10:02
45岁宋佳低调完婚,与小7岁王伟喜结连理:姐就喜欢闷声干大事!

45岁宋佳低调完婚,与小7岁王伟喜结连理:姐就喜欢闷声干大事!

可乐谈情感
2025-11-08 10:37:54
央视新闻频道迎来“90后”新主播王晨,山东东营人

央视新闻频道迎来“90后”新主播王晨,山东东营人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9 20:30:27
37岁毛晓彤出席线下活动,她的皮肤白皙,脸蛋圆润,看着像25岁

37岁毛晓彤出席线下活动,她的皮肤白皙,脸蛋圆润,看着像25岁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09 11:41:20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云上乌托邦
2025-11-06 16:18:45
繁花剧组严正声明:“古二”为泄私愤抹黑造谣,录音存大量失实

繁花剧组严正声明:“古二”为泄私愤抹黑造谣,录音存大量失实

澎湃新闻
2025-11-08 20:00:04
四名交警遭十几名刑警狂殴,全市交警离岗讨公道,受害者含泪曝内幕

四名交警遭十几名刑警狂殴,全市交警离岗讨公道,受害者含泪曝内幕

小月文史
2024-01-16 18:57:52
越南内部资料披露:杨得志为什么在中越战争中会比许世友厉害?

越南内部资料披露:杨得志为什么在中越战争中会比许世友厉害?

老范谈史
2025-11-06 13:55:44
U16女排亚锦赛名次出炉:韩国夺冠中国第三,5支球队获世锦赛资格

U16女排亚锦赛名次出炉:韩国夺冠中国第三,5支球队获世锦赛资格

排球黄金眼
2025-11-09 08:25:50
“90后”王晨,央视新主播

“90后”王晨,央视新主播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9 17:14:30
小米手机卡来了,39元不限流量!

小米手机卡来了,39元不限流量!

通信老柳
2025-11-09 08:11:58
LV总裁吴越现身上海!马上70岁,戴着钻戒名表身材苗条像四五十岁

LV总裁吴越现身上海!马上70岁,戴着钻戒名表身材苗条像四五十岁

乐悠悠娱乐
2025-11-07 11:00:50
秦基伟下放劳动,战士问他以前是多大的官,秦:我是师里农场场长

秦基伟下放劳动,战士问他以前是多大的官,秦:我是师里农场场长

林子说事
2025-11-08 08:13:22
降息,突变!美联储,重磅来袭!

降息,突变!美联储,重磅来袭!

证券时报
2025-11-09 18:26:04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小筑
2025-11-09 10:03:20
2025-11-09 21:43:00
叮当当科技
叮当当科技
美食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504文章数 131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她眼中的世界丰富多彩 | Erin Hanson 2025作品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任天堂专利遭复审!专家称:舆论或成背后推手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四喜》;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之长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