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王智华 朱力严
11月6日下午,电影《陪你到清晨》主创团队和冒雨而来的近两百名观众,在郑州举行了观影活动。这部片名充满了诗意的电影,聚焦的却是一个颇为沉重的社会现实——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它也是我国首部聚焦这一题材的纪录电影。
![]()
“感触挺深的,以前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方面没什么经验,尤其对孩子学习方面,以后得好好说,好好做。”“首先还是对自己的反思,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它应该能给家长们带来很多领悟。”“很感动!我也会重新思考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这部电影值得宣传,让更多人看到。”时长接近两个小时的观影结束后,现场观众纷纷对记者表达了他们对这部电影的肯定。影片围绕广西一名高中生闭国锦的真实经历展开。成绩平平、沉迷游戏,生活在单亲家庭的闭国锦,幼年由奶奶抚养,尤其在儿时相当长时间里都见不到妈妈。一次校园心理筛查后,他主动提出随北京医疗专家组赴京治疗,被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并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
通过记录高中生闭国锦的治疗过程,以及他与医生、父亲、同伴之间的互动与成长,影片展现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复杂性,也呈现了家庭、学校、医院与社会如何共同参与青少年心理援助的全过程。
“只有被看见,才能被认知。”导演田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备受关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她希望通过电影的影响力来科普医学常识,消除误解,打破病耻感。
“我希望电影能被我们学校的老师看到,学校的管理部门看到,希望被医生、医院的管理机构看到;学校里一对一的面诊和沟通,找到情况非常严重的孩子,送他们去治疗,这个不是一个常态,但我希望未来成为常态。这个才是被看见,才是疗愈的开始”。
影片10月24日上映以来,媒体与业内影评普遍给出了“年度值得关注”“题材珍贵”的评价,认为影片“不煽情,温暖而克制”。
![]()
“我没有在电影里表达那些发作的镜头,更加有冲突感的,让人有心理刺激那种镜头。我没有刻意去渲染我们这个题材可能面对的很多问题,而把它当成了一个有问题,但是我们在找解决问题方法这么一个角度。”对于大家的反馈,田艳介绍说。
为了给出她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法,为了呈现这部非虚构剧情纪录影片的客观与真实,从2019年初次接触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起,田艳和团队耗时了6年,在精神医学、儿童青少年神经发育、社会成因等全面展开深度调研。
“我这6年拍完这个片子,不仅仅沉淀出这部电影,我觉得还沉淀出很多的想法,在希望和向善的方向上,也许能够逐渐的去进入这个领域,然后能带来些推动,这个可能才是我拍这个电影背后真实的目的。同时,我也希望这个电影能够有真正的商业价值,在一段时间以后回过头来看,发现它是有着各种各样可以解读的一部故事片。”田艳最后说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