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系列我计划放在公众号上持续更新,是对各行各业不同人的经历做的访谈或者拍摄,进而总结的文字内容(同时会附上音频、视频链接)。虽然视频内容本想发在小宇宙博客上,但是因为技术问题没法发布。
音频在文末。
本期主人公,图图,读建筑专业,美国康奈尔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
他是我的老乡也是我的粉丝,对于一个山东人来说,考公不稀奇,只不过他目前是在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区政府下辖规划局工作,起点很高,当地规划局负责人一级。
当同龄人在中国成千上万个人抢一个岗位,图图践行了“到(美国)西部去”的豪言壮语,年轻人,有时候换个角度局面就打开了。图图在国内本科后,建筑设计院的工作经历,对国内的体会一点不少,他路径的起点是大家可参考的,而并非一个偶然性的个例。
作为美国最北境的一个州,当地基建规划和机构设置整合性要高于我们习惯的规划局;同时联邦、州等更高一级的行政机构基本上管不了下面的行政单位。所以每一层级为当地居民、纳税人、选票负债,因为工作差异较大。
尤其是在阿拉斯加这样一个放在全球都很独特的环境条件下。
![]()
我们谈到以下几个话题:
1、当地大规划,分区规划法规文本。这既是他的专业话题,但当地很久没有成型的这种方案积累。因此在国内见到的那种某地十年、二十年大规划文本,城市区域控制性规划,各种用地属性的设计等(做这个专业的朋友应该很熟悉)。
图图在当地所做的,不会像我们习惯的那样一个大设计院,比如同济院、清华院之类的的来出,但同样需要设计跟各个相关机构去沟通。
2、这样的工作岗位在当地的短缺,需求的产生,与图图研究生毕业后去选择这个机会,也是匹配度很高。
因此,他为什么会选择去那里,哪怕美国和加拿大人都较少涉猎的区域,毕业后工签,职业规划发展,身份问题,都是他考虑的问题。
用我们挺热的一句话:年轻人到西部区,到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
3、进而要面对的问题,美国人考公、外国人在美考公,相关问题的现状和门槛,技术路径。我们总说年轻人要多出去看看,跳出内卷和躺平二元悖论的矛盾困境,这期内容我们聊了很多;
例如美国人读大学的贷款较高,背着这样的贷款,本土人士更倾向于去私营部门工作,公共服务部门待遇相对稳定且不高。这种很美国化的问题,与我们国内的状况差异较大。
包括图图他面对的政府为什么会提供给国际学生岗位,对他的要求,除语言之外,去生活的文化、经济、岗位技术、专业方面的情况,与国内的差异,可以说很多的侧重与我们所面对的截然不同。
比如说walk ability这个话题,图图举例在当地自然条件、规划要求方面,当地看重的问题,未必会在我们的语境中,也未必在中美大学的课程中,是的,包括美国大学。
![]()
4、还有在那边生活的体验,我谈到自己看的以阿拉斯加为背景的美剧,图图谈到他所经历的当地“人情社会”,靠熟人关系去推动事情,在阿拉斯加这个地方与众不同之处。
还有猎熊季、鲟鱼(或者是鲑鱼记不清了)洄游产卵季,图图描述对地球自然之美的想象,雪山、峡湾、徒步、登山。
![]()
我在图图去之前,就强烈建议,面对不确定性,选择最独特的体验,不仅可以获得机会,更多是这是大多数常规生活中的人难以经历的东西。如今不是天下都一样卷,国际视野非常非常重要,一定一定要勇于尝试!
最后,把图图推荐给大家,我做各个平台账号其中一个初衷,就是链接更多人的体验,分享,给大家更多的选择参考,看世界的角度。大家有什么关于赴美、在美考编的故事,规划发展,都可以联络他。
他的小红薯账号:
![]()
联络盐哥:saltsolution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