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网)
转自:安徽网
对于一些因瘫痪长期卧床的村民而言,“出门”二字曾是那么沉重。无法前往医院进行残疾等级鉴定,就意味着无法顺利办理残疾人证,也难以享受到相应的政策扶助。这一现实难题,一直是歙县绍濂乡残联工作中重点关注并致力解决的“堵点”。
![]()
为切实解决这一困境,将便民服务落到实处,近日,歙县绍濂乡残联积极协调对接县残联,由县残联组织县人民医院评残专家,组成了一支“上门评残”小分队,主动走进村民家中,将服务窗口直接“搬”到了群众的床前。
精准摸排,让服务“找对人”。活动前期,绍濂乡残联充分发挥村残协专员和网格员的作用,对辖区内疑似残疾、特别是行动极度不便的卧床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逐一电话核实情况,建立上门服务台账,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为后续精准上门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床边鉴诊,让关怀“零距离”。“余大爷,您别紧张,我们是县、乡残联和县医院的医生,今天专门来家里为您做鉴定。”在绍濂村余大爷家中,这样一句简单的开场白,瞬间安抚了老人和家属焦虑的情绪。鉴定现场,一张床、一把椅子就是临时工作台。评残专家耐心细致地检查老人的身体状况,查阅病历资料,并向家属详细了解其日常起居、沟通认知等情况。乡残联工作人员则在一旁协助填写申请表、收集身份和医疗证明复印件,并耐心解答家属关于惠残政策的咨询。
“太感谢你们了!我老伴瘫痪在床,我们真是没办法带他出去。你们这一来,可帮了我们家大忙了!”家属紧紧握着我们的手,连声道谢。这一幕,在今天的走访中屡见不鲜。看到的是群众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感受到的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可与感激。
高效联动,让政策“快落地”。此次上门服务,共为全乡2名卧床村民完成了残疾评定。现场收集材料,当场收集完毕,能确认的信息当场确认,最大限度地简化了流程,缩短了办理时间。接下来,该乡残联将及时跟进制证流程,并在证件制作完成后,第一时间送证上门,并协助他们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国家优惠政策。
![]()
通过此次上门评残活动,把“等服务”变为“送服务”,主动向前一步,打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米”。这不仅是一项业务工作,更是一项凝聚人心的群众工作。下一步,绍濂乡残联将建立常态化摸排和上门服务机制,将此类暖心服务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并积极探索更多元化的助残服务模式,努力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齐登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