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一开,口干舌燥、咽喉肿痛”——每到供暖季,不少市民都会遭遇这样的困扰,这正是“暖气病”的典型表现。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呼吸三病区医生孙瑶称,暖气病并非医学上的专有病种,而是冬季供暖以后门窗紧闭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干燥,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导致人们烦躁不安、鼻腔干燥、胸闷、软弱无力等,这些症状被称为“暖气病”。供暖季即将到来,如何在享受供暖的同时守护身体健康?以下这份针对性应对妙招值得关注。
“暖气病”并非专属病种
这些症状需警惕
孙瑶介绍,“暖气病”的症状多涉及呼吸系统、皮肤状态及心血管系统,市民可通过症状分类及时识别:
呼吸系统: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嗽、打喷嚏,甚至引发支气管炎、哮喘等。
干燥症状:长期开暖气的室内,空气较为干燥,容易造成鼻腔、咽喉、皮肤干燥的情况。
心血管系统:暖气过热会导致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症状。
科学防控:
四大维度筑牢供暖季健康防线
针对“暖气病”的发病特点,孙瑶从温湿度调控、空气流通、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四个维度,为市民提供科学防控方案。
控好室内温度湿度:室内暖气开放时,室温在18℃~24℃之间、湿度50%—60%为宜。控制室内湿度,可使用加湿器或摆一盆水,或通过摆放如绿萝、吊兰等大叶绿色植物,来改善室内环境湿度。
常开窗通风换气:室内门窗紧闭空气流通不畅,会使空气中存留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尘。因此应勤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一般早晚各开窗通风一次,每次开窗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合理膳食补足水分:在供暖期间,温暖干燥的空气会导致体内的水分流失,应多喝水进行补充。多吃能够生津、润燥的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饮或少饮酒。
规律作息坚持运动:保持乐观情绪,经常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合理安排运动量,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作息,增强机体免疫力。
来源:沈阳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