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植入式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芯片作为核心 “引擎”,直接决定着设备的性能上限与临床应用价值。从运动障碍疾病深部脑刺激到神经功能修复,从脑机接口信号交互到精准调控,一款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芯片,是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从概念落地产业的关键所在。
应和脑科学(AMYGDALA NEURO)深耕脑机接口和神经调控领域,凭借对临床需求的深刻洞察与技术创新的持续深耕,重磅推出 AN_ASIC_01 脑机接口和神经调控专用芯片。这款芯片以 16 通道独立输出、灵活参数配置、极致低功耗、可拓展更高通道、高可靠性等核心优势,为脑机接口和神经调控产业提供了 “国产芯” 解决方案,破解了传统芯片通道受限、功耗过高、适配性弱等痛点。
![]()
图1 应和脑科学自主开发的AN_ASIC_01芯片
16 通道+多模式刺激+通道数扩展
满足个体化临床需求
脑机接口和神经调控的核心在于 “精准”—— 不同患者、不同病灶、不同治疗场景,对调控参数的需求千差万别。AN_ASIC_01 芯片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在通道设计与刺激模式上实现了多重突破。
其搭载16 个独立刺激输出通道,每个通道均可单独配置参数,不仅能满足多靶点同步调控的需求,更支持单极、双极、多极等多种刺激模式,适配不同电极布局与治疗方案。更值得关注的是,芯片创新性地将 “case” 设计为可以作为独立通道使用。 另外芯片可通过封装拓展至 32 通道/片、64通道/ 片、甚至更多,轻松应对更复杂的脑机接口和神经调控应用场景,为未来高通道精准治疗设备研发预留了充足空间。
在刺激精度上,AN_ASIC_01 同样表现亮眼。刺激电流幅度最高支持25.5mA;8 位精度调节确保电流输出精准匹配治疗需求。同时,脉冲宽度可从 几μ秒 到 数秒 灵活设置,刺激频率覆盖范围很宽,支持高频刺激。 市场上最全面的复杂波形设计,支持 Burst 簇发波形、刺激幅度缓升缓降功能、多通道交叉变频功能等等,既能避免刺激突变对神经组织的损伤,又能适配不同神经细胞的响应特性,让调控更安全、更有效。
超低功耗 + 高可靠性
攻克植入式设备 “续航难题”
对于植入式设备而言,功耗与可靠性是 “生命线”—— 过高的功耗会缩短电池续航,频繁更换电池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会提升手术风险;而可靠性不足则可能导致治疗中断,影响临床效果。AN_ASIC_01在这两大核心指标上,实现了对进口主流产品的超越。
在功耗控制上,AN_ASIC_01 展现出极致优势:典型刺激条件下,动态平均功耗仅 几十μA,比竞品功耗的一半更低;待机状态下电流更是低至 1μA 以下,大幅延长植入设备的电池使用寿命,减少患者手术次数。这一突破背后,是芯片创新性的波形生成机制 —— 复杂波形由内部电路自主产生,无需 MCU 全程参与,让 MCU 可进入休眠模式,从根源上降低功耗。
同时,芯片在可靠性设计上层层加码:采用工业级 BGA 封装,尺寸小,小巧体积适配植入设备的小型化需求;具备全面的 ESD 防护能力,能应对植入过程中的复杂电磁环境;支持 Active/Passive 两种电荷平衡模式,其中 Passive 模式不仅更符合临床常用场景,还能将功耗再降低一半,兼顾安全性与能效性。此外,实时连续电极阻抗测量功能(支持电阻 / 电容负载测量),阻抗范围宽,精度高,可实时监测电极工作状态,为治疗安全再加一道 “防护锁”。
多场景适配
为脑机接口和神经调控产业注入新动能
从临床治疗到科研探索,AN_ASIC_01 芯片凭借强大的兼容性与扩展性,已构建起覆盖多领域的应用生态。
![]()
图2 搭载AN_ASIC_01芯片的应和闭环DBS系统
在医疗场景中,它可作为核心部件应用于神经调控产品包括植入式脉冲信号发生器、体外刺激器等设备,为帕金森病、癫痫、慢性疼痛等神经疾病的治疗提供精准支持;在脑机接口领域,其高通道、低延迟的特性,能实现神经信号的高效交互,助力运动重建、意念控制等技术的落地;而在科研领域,灵活的参数配置与稳定的性能,也成为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脑科学研究的得力工具。
更值得关注的是,AN_ASIC_01 采用 SPI 协议与 MCU 通讯,参数配置便捷且可扩展性强,既能适配现有设备的升级改造,也能支持未来新型脑科学技术的研发。这种 “向前兼容、向后拓展” 的特性,让芯片不仅能解决当下产业痛点,更能为技术迭代提供长期支撑。
以 “芯” 赋能
加速脑机接口和神经调控新技术落地
在脑机接口和神经调控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国产芯片的突破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更是产业自主可控、打破进口封锁的关键一步。AN_ASIC_01 芯片以 “多通道、低功耗、高可靠” 为核心,打破了传统芯片的性能局限,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优解,也为产业发展筑牢了核心基石。
![]()
应和脑科学(AMYGDALA NEURO)
—— 致力于成长为全球领先的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解决方案提供商,让我们携手,共同推动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技术更快地惠及全球患者,为人类健康事业开辟新的可能!
如需合作,请联系Rongrong_ye@amygdala-scientific.com
仅用于学术分享,若侵权请留言,即时删侵!
欢迎加入脑机接口AI星球
获取更多脑机接口+AI等领域的知识和资源。
欢迎来稿
1.欢迎来稿。投稿咨询,请联系微信:RoseBCI
点击投稿:
2.加入社区成为兼职创作者,请联系微信:RoseBCI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不错过每一条脑机前沿进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