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天咱聊个扎心的事儿 —— 深圳 90 后业主小曾的房子,房贷本息还欠着 650 多万,现在市价只剩 360 万,几乎跌成了贷款的一半。这可不是个例,最近 “房贷倒挂” 成了热搜常客,说白了就是你欠银行的钱,比房子现在值的钱还多。更让人揪心的是,有人借着这波行情搞 “恶意断供”,背后藏着 “高评高贷” 的猫腻。今天咱就把这事扒透了。
先说说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小曾 2020 年高位接盘的学位房,当时花 600 多万,首付 200 万,贷款 400 万,算上利息要还 650 多万。那会儿这小区房价巅峰时 7.5 万 /㎡,现在跌到 2.94 万 /㎡,直接腰斩还多。更惨的是她另一套房子,贷款 200 万,现在市价刚过 100 万。每月 3 万多的房贷压得她喘不过气,想卖房止损,中介说单价不到 3 万,卖了连贷款都不够还。
还有个叫陈陈的业主更具体,2019 年买房贷款 346 万,月供 9600 多,用他的话说 “每天一睁眼就欠银行 316 元”。现在房子挂 155 万都难卖,而同小区同户型已经有人 116 万甩卖了,就算卖掉扣完税费还不够还房贷。
可别以为断供都是这些苦主逼的,这里面藏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像小曾、陈陈这样的,收入降了扛不住,属于 “有心还款没能力” 的良性风险。但另一种是 “恶意断供”,就是那些搞 “高评高贷” 的职业玩家。
啥是 “高评高贷”?举个例子,一套实际卖 115 万的房子,中介和评估机构联手把价抬到 158 万,做份假合同骗银行贷款 134 万。卖家收到钱再把多出来的 36 万退给买家,这样买家一分首付不用掏就上车了。这些人本来就没打算好好还款,赌的是房价涨,现在房价跌了,直接断供跑路,把烂摊子甩给银行。有数据说,这类房子法拍后,银行只能收回 40% 的钱,剩下 60% 全亏了。
为啥会闹到这步?咱拆解三个病根。首先是之前的房价泡沫吹得太大。2020 年前后,不少城市像 “坐火箭”,深圳这小区从 6 万多飙到 7.5 万,其实根本撑不住。现在百城二手房均价同比跌 7.6%,三四线跌超 10%,部分房子回到 2017 年的价格,倒挂自然就来了。
其次就是 “高评高贷” 的套路太猖獗。中介为了赚佣金,评估机构为了生意,甚至银行里有人为了业绩,联手造假。银行大多靠外部评估,信息不对称,很容易被钻空子。之前首付比例一降,这些人更疯狂了,零首付买房跟玩似的,风险全转嫁给银行。
最后是市场冷得太快。2025 年前三季度全国新房销量降了 6%,50 个城市房子库存要卖 20 个月才能清完。房子卖不掉、价格跌,那些加杠杆的炒房客最先扛不住,断供就成了必然。
这事儿的影响可不小。对个人来说,良性断供的苦主最惨,征信黑了不说,房子被法拍后,欠银行的差额还得接着还,真是 “房财两空”。而那些恶意断供的职业背债人,虽然可能被追责,但银行的损失最终还是会有连锁反应。
对银行来说,现在已经开始 “低头” 了。以前逾期几天就催命,现在主动打电话说 “可以先还利息”“延期还款”。北京允许失业客户缓半年,长三角能 “只还息不还本”,还不是怕断供的人太多,不良贷款爆了雷?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已经有 10 家银行房贷不良率超 1%,2 家超 4%,快到警戒线了。
对市场来说,法拍房越来越多,2025 年一个季度就有 1.6 万套挂牌,这又会拉低周边房价,形成恶性循环。普通购房者更不敢下手,市场越冷,房子越难卖,倒挂的人就越多。
聊到这儿,我得说句实在话。首先,房贷倒挂和断供真不是一回事。只要没搞高评高贷,正常买房自住的,就算房子贬值了,好歹有地方住,断供的是少数。那些喊着 “因为倒挂才断供” 的,多半是当初想投机的炒房客。
其次,“高评高贷” 根本不是买房,是骗贷。那些想着 “零首付” 占便宜的,其实是把自己套进了陷阱。房价涨的时候能蹦跶两天,跌了就是万丈深渊,这不是运气差,是一开始就走了歪路。
最后,现在银行的 “温柔” 不是慈善,是止损。楼市调整期,硬逼断供只会两败俱伤。但咱得明白,政策是帮真正有困难的人,不是救炒房客。那些恶意断供的,该查就得查,不然对老实人太不公平。
其实这事儿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楼市早就不是 “闭眼买涨” 的时代了。以前那些靠套路、加杠杆的玩法,迟早要还的。现在市场在洗牌,洗的就是投机的人,留下的是真正住的需求。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