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用键盘码字或者敲代码的朋友,也许都曾好奇过一个问题——为什么F键和J键上会有一个小凸起?
![]()
这个问题的答案,通常是在咱们接触“键盘盲打”的时候,才正式浮出水面。
因为在正式学习“盲打”的时候,教程总是绕不开所谓的“打字标准指法”。
而F键、J键上的小凸起,就能够帮助咱们进行定位,让手指停留在合适的位置上。
![]()
然后游戏打多了就变成WASD型指法
当然,说到“键盘盲打”,不少朋友应该还会联想到小时候的微机课。
在小时候的微机课上,某款知名的打字软件以及它附带的各种小游戏,除了教会咱们如何打字,还成为不少人初入电子世界的赛博新手村。
![]()
曾经的赛博新手村
只要一进到纤尘不染、冷气管够的微机教室,总会有几个朋友承包后排的机位,然后想方设法屏蔽教师机的控制,一心投入到45分钟的打字练习中。
![]()
软件自带的小游戏:生死时速
当时的打字练习包括生死时速、激流勇进、拯救苹果、太空大战以及鼠的故事。
老实本分的同学彼时会苦练盲打技术,尝试用极致的手法赢下放学后的辣条。
而少部分饮恨于“生死时速”的兄弟,则会默默把练习文本全部替换成“aaaaaaaa”或者“11111111”,从此走上邪道玩家的不归路。
![]()
邪道玩家的诞生
上述的打字小游戏,时至今日依旧有人在挑战,各种竞速记录也不断有人在刷新。
不过当初面对这些游戏,咱们心中满是对电子世界的好奇以及对盲打高手的憧憬。
而如今咱们对其的看法,大概只剩下了些许童年遗留的情怀。
![]()
当然,互联网从来不缺童年情怀,而在互联网越发抽象的当下,毁童年的方式不知不觉间也越来越多。
如果各位心中依旧对童年情怀抱有美好滤镜,那么接下来的内容请谨慎阅读。
......因为在下方,你会看到恐怖版的“金山打字通”。
![]()
恐怖版的“金山打字通”,原名叫作《最终判决》......不过我自己私下里多叫它“大逃杀打字通”或者“园区模拟器”。
这游戏目前并没有中文版本,所以这里暂不对游戏本身做直接推荐,仅仅是当个话题来聊。
![]()
暂无中文(对单纯练英语拼写的玩家没影响)
说到恐怖版本的打字游戏,不得不提2006年由世嘉推出的《死亡打字员》。
在世嘉的这款游戏里,玩家体验到的大概就是《死亡之屋2》的游戏内容,只不过玩法是从传统的开枪射击,变成了寓教于乐的“打字练习”。
![]()
丧尸带你练打字
相较于世嘉的《死亡打字员》,前头说的恐怖版“金山打字通”,在玩法上更加充满缅北园区的风味。
在游戏里,数十名玩家会整齐坐在一间小黑屋中,且面前统一摆放一台打字机。
每名玩家都需要完成一连串的打字任务,如果连续打错3个字符,就会被边上的黑衣人请着吃“花生米”。
![]()
错3次就吃子弹
不过吃“花生米”的方式是俄罗斯转盘,所以只要运气够好,玩家依旧能手脚健全地继续手头上的工作。
这种工作会一直持续到真正的子弹穿膛而出,又或者有一名玩家率先完成全部的文字内容。
当有一名玩家完成全部的文字时,剩下的玩家就可以集体歇息了......大家都有“花生米”吃,吃完倒头就睡。

这游戏里的打字任务也是区分大小写的,并且要手动空格、换行。
如果玩家选择的是法语、西班牙语,游戏里的任务内容也会变成对应的语种......要是没有准备专门的输入法,那这颗“花生米”你是吃定了。
![]()
尝试用英文输入法打出法语的我
另外,由于这游戏属于打字机下的大逃杀玩法,所以包含和别人竞速的元素。
而众所周知,部分人哪怕平时打字飞快,到了和别人竞速的场合也会因为紧张而失误频发。
像是某知名的哥布林语种大师XQC,就在直播这游戏的时候,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作“语速快≠打字快”以及“打字快≠准确率高”。
![]()
打字快≠准确率高
在XQC的直播里,大伙可以看到这游戏在高端局里的种种表现。
一整把游戏下来,大伙耳边的“What”声和枪声就没断过,打字游戏随时和转盘游戏无缝切换。
或许对于传统派的键盘侠来说,标点符号的存在意义就是“没有意义”。
![]()
哥布林语系里不存在标点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这游戏大概还是适合看别人玩。
在别人的精彩操作下,大伙既可以体会到地狱般的园区景象,还可以顺带学一手外语,这无疑是观众层面的“双赢”。
![]()
既收获了欢乐,又学习了外语(B站@薄海纸鱼)
至于会不会真有人用这款游戏来学习打字?......只能说这多少有点太地狱了。
只不过话说回来,当玩家处于紧张敏感的状态时,大概学习效率确实会有一定提升。
像是隔壁日本的某个学校,就有外籍英语老师尝试用心理恐怖游戏《P.T.》让学生练习英语对话,主打一手“人都是逼出来的”。
![]()
地狱级别的英语教学
当然,“用游戏搞教育”跟“教育类游戏”依旧是两码事。
前头说的《最终判决》和《P.T.》,都属于“用游戏搞教育”的例子,它们本身更加侧重游戏性,内容上会有丰富的机制去加深玩家的代入感。
而所谓的“教育类游戏”,它们则更加侧重教育性,通常是用简单的玩法和奖励机制,来让没怎么接触游戏的人也能在其中闯关学习。
![]()
Steam上的教育类游戏
由于前者与后者在游戏性、教育性上的不同侧重,或许“用游戏搞教育”和“教育类游戏”终究没法混为一谈。
只是就个人来说,不管是在动作冒险游戏里探图解谜,还是在策略游戏中思考指令,这都是对规则的自主摸索,与“学习”的形式大致等同。
虽然这些游戏的规则基本用不到现实生活中,但类似的习惯却能保留下来。
从这个方面来讲,咱们Steam库中的那些游戏作品,也能算是成年老登们的“教育类游戏”。
![]()
啥都能学(但也不能啥都真学)
当然,在游戏中学东西终究不是必要事项,能在其中获得几分快乐,那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所以各位如果真的为了图一乐,把边上的朋友骗去玩恐怖版“打字通”,那也属于人之常情。
但不管是在“打字通”里搞大逃杀,又或者是在平日的工作里打字敲代码,各位都请注意定期休息......手腕和指关节终究不是铁打的。
![]()
手腕和指关节承受了所有
将我们设为星标☆,点亮爱心
就可以及时看到文章和资讯啦
感谢大家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