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伪善”穿上道德的外衣
文/王继续
近日吊诡的一幕发生在广东清远——一群猫咪被放生后又被营救。
热搜并不多,我不清楚是因为王家卫录音事件压了一头的原因,还是这种“放生”的道德表演大家已经看腻了,都懒得置评了,仿佛多说一句都显得自己脑子进水。
那些猫咪们一个个进了水。进的还是“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水。这场闹剧不仅危及动物生命,更可能对公共饮水安全构成隐患。
我们总以为互联网时代下,这种“放生”行为早已被公认为一种“道德消费”,是类似“一键行善”的“伪善秀”。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自己的“善举”,赚取点赞和关注。
本应严肃的生命关怀变成了廉价的自我感动。
但“放生”这种源自宗教慈悲心的传统,仍在线下不断上演。他们不为互联网上的段子所扰,虽然他们看过了“放生小鱼,下一秒就成为河里大鱼的晚餐;放生野猫,转眼就溺水而亡;放生小鸟,瞬间就成为老鹰的猎物。”的各种视频,但他们不为所动,他们坚持认为他们的“放生”初衷就是慈悲。
可你说,你这放生成了送死呀。他们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好嘛,大自然的法则我们遵守。可如果这些动物本就属于大自然,它们又怎会落入人类之手?如果它们已习惯被人类饲养,所谓的“放生”是否算是一种残忍的抛弃?
这种一厢情愿的“善举”,实则暴露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傲慢无知。缺乏科学依据的放生更是一场生态灾难。
警惕放生伪文化。
放生的本质是尊重生命,而不是满足人类的道德虚荣。当我们下一次想要“放生”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到底是为了动物,还是为了我们自己?
上篇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