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经典文本教学的实践探索,提升语文课堂育人实效,11月4日下午,抚州市临川区第十小学语文组开展了《落花生》公开课教研活动。活动以“课堂呈现+评课研讨+总结提升”为脉络,副校长黄小华及全体语文教师全程参与,在观课、议课中碰撞思维,在反思、总结中明确方向。
![]()
趣味导入:巧用谜语入课堂
本次公开课由五年级付爱红老师执教,课堂以“猜谜语”趣味导入,用“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的经典谜面点燃学生兴趣,自然引出课文主角“花生”。
![]()
探究互动:深读文本悟道理
教学环节紧扣“种—收—尝—议”的文本脉络,层层递进。在“分角色朗读对话”环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工扮演文中角色,专注的神情、投入的朗读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还巧妙设计对比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观察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的图片,思考其“相同点与不同点”,在直观对比中领悟花生“埋在地下、不张扬”的生长特性。在主旨探究环节,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姐姐说味道很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价钱便宜”的板块,清晰梳理花生的实用价值,为理解“做人要做有用的人”的主旨奠定基础。整堂课注重学生主体参与,从小组讨论到个体发言,学生在多元互动中深入文本,实现了“读文、悟理、育人”的有机统一。
![]()
评课研讨:思维碰撞促提升
公开课结束后,老师们围绕课堂亮点与改进点畅所欲言,氛围热烈。有教师指出,谜语导入巧抓学生注意力,分角色朗读形式新颖,建议加强朗读语气、情感指导以助学生体会人物心理;有教师肯定对比探究环节的图片呈现方式,提议补充花生生长视频,帮学生更全面理解其“默默生长”的品格;还有教师认可课堂逻辑的递进性,建议增加“新时代花生式人物”案例,让文本主旨衔接现实。
黄小华总结时肯定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优点,同时提出需精准把控各个环节的时间,让内容推进更均衡。
![]()
本次活动以课为媒,以研促教,不仅为教师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更在思维碰撞中明晰了经典文本教学的方向。今后,该校语文教师将继续深耕课堂,让核心素养在每一堂课中生根发芽,让经典文本的育人价值充分彰显。(曾燕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