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会展期间,由《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的“中医药非遗会客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专区亮相。这是中医药首次以独立主题展台形式亮相进博会,标志着中医药非遗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与传播迈出重要一步。
![]()
据了解,“中医药非遗会客厅”汇聚了藏医药浴法、中医针灸、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养生法、华佗五禽戏、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等12项世界级、国家级与省市级中医药非遗项目。展台通过实物展示、互动体验、多媒体呈现等形式展现中医药非遗在健康服务、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价值,让观众直观感受中医药非遗的魅力。
走进“中医药非遗会客厅”,宛如走进一座流动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国家级非遗项目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严蔚冰、华佗五禽戏第58代国家级传承人陈静、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养生法代表性传承人代金刚在展区附近进行导引功法演示。同时现场带领观众习练功法,让“动静相宜、顺应天时”的中医养生理念,在一招一式中化为可感可知的身体实践。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坐诊,兰亭香笺文创雅致出圈,特色院内制剂琳琅满目……记者在现场看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携四大非遗项目登场,实现了该院所有海派中医药非遗项目的进博“首聚”。展区汇集了国家级非遗“石氏伤科”,以及“夏氏外科”“徐氏儿科”“海派膏方”三项上海市级非遗,全面展现了海派中医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
国家级非遗项目陆氏针灸疗法非遗传承人吴焕淦、刘氏刺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刘光瑞同样于现场展示中医药非遗技法。吴焕淦作为海派灸法第三代传承人,现场还介绍并展示了海派灸法。
从珍藏百年的老药箱到AI智能面诊仪,从手法精妙的正骨理筋到香气四溢的养生膏方,本次“中医药非遗会客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活的表现形式与前沿的科技赋能,生动谱写了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时代乐章,向世界展示了中医药非遗的持久魅力与当代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