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陈振
来源 | 财经八卦(ID:caijingbagua)
![]()
引言:山寨版山姆,在三四线城市蔓延。
要说全国最容易被山寨的茶饮品牌,蜜雪冰城一定榜上有名。
5.3万家门店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城乡,让那个笑容憨憨的“雪王”形象,深深刻进了老百姓的DNA里。
火出圈的蜜雪冰城,也让各地都冒出了不少让网友绷不住笑的“平替版”,雪王的王冠都快被“薅掉”了。
![]()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股“万物皆可山寨”的风气,在零售圈也没消停。
而最近被盯上的“顶流”,山姆会员店绝对算一个。
这个“顶流”超市凭借着会员制、精选商品和供应链能力在中国市场崛起后,其商业模式迅速成为零售业的“教科书案例”。
![]()
然而,这种成功也催生了大量模仿者,甚至出现“像素级复刻”的极端案例。
从LOGO配色到货架摆法,从选品逻辑到会员收费,在你不知道的角落里,“宛宛类山(姆)”的超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
从“分姆“到“山姆平替”
模仿者层出不穷
山姆的“模仿者”可分为三类,最简单的一种就是“代购集合店”,这类门店就是“代购”衍生出来的实体店。
在没有山姆超市的县城里,无数山姆代购跨越数百公里,用最原始的“人肉快递”模式,给山姆往下沉市场铺货,把“最后一公里”的活给干了。
![]()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都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山姆代购者通过图文、视频记录并分享他们的开店经历。
这类门店多分布在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的街头,名头一般为“山姆甄选店”“山姆优选”“山姆集合店”等。
![]()
这些销售着会员店同款商品,装修风格也照着人抄的代购实体店,堪称“山姆影子分身”,主打一个“没有山姆,胜似山姆”,被大家戏称为“县城分姆”。
而这些代购实体店,也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只卖山姆的产品,一种是掺卖多个超市的产品,比如山姆、胖东来和盒马,主打的就是“一站式平替”。
![]()
还有的是传统店铺捎带手干,比如原来卖水果的店,现在也接代购,可能就分装点东西收点服务费。
![]()
另外还有更简单的——纯自提点,店里连货架都没有,你就来这儿取货就行。
而第二种就是纯纯蹭热度了,挂羊肉卖狗肉的,这类“模仿者”深谙“形似即正义”的江湖规矩,结果全是圈套。
在抖音上,很多打着“清仓甩卖”“1件也是批发价”“无需会员就播两小时”的直播间,场景显示的是山姆卖场,顾客在镜头前来来往往,主播并没有露脸,但大嗓门却让人难以忽视。
![]()
“给你顺丰发货,晚上9点05分发下,我全部给你发顺丰,前10个链接没有收你代购费,宝子。”
乍一看很像山姆,仔细看才会发现这些直播间根本就不是山姆,而是“山坶”、“山砪”或者“山^姆”。
![]()
同样的场景,在上百个直播间里重复上演。
当评论区有人说道,“你背景放下饼干比个数字3”,主播直接是不予理会,只会自顾自地继续机械式口播。
![]()
而这一类“模范者”就不要说搬运工了,卖得东西和压根山姆没关系,甚至连三无产品都敢堂而皇之摆出来忽悠人!
根据电商在线的爆料,这些挂着“山姆商场内直播”的账号,其实全是演的,画面都是提前录好的!
具体怎么操作呢?他们会专门派人去山姆店里拍素材,然后搭个绿幕当背景,把录好的商场视频往上一投。
![]()
有的怕观众看出破绽,还会在镜头前摆个亮着时间的手机,主播时不时伸手比划两下,装得跟真在现场似的。
只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一类假冒的“山姆店”基本都涉及了虚假宣传与侵权问题,一投诉一个准,抖音平台也在不断加强监管,打着山姆旗号搞补贴优惠,很容易被限流封禁。
而第三种,则是最高级的一种,直接选择对标山姆,比如曾经被盒马寄予厚望的“盒马X会员店”,其会员年费258元,高调对标山姆的260元,主打“品质+性价比”。
![]()
只不过,这条赛道远比想象中难走。
由于投资回报率未达预期,在“审视夺度”后,盒马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了这个业态,把重心放在了折扣门店上,不和山姆争了。
![]()
但是不妨碍其他“正规军”试图在会员制超市领域分一杯羹。
今年7月 29 ,武汉本土商业龙头武商集团推出的WS 江豚会员店在正式开门迎客。
![]()
这家超市从 LOGO 到陈列都透着对山姆的“致敬”,直接把会员制超市的竞争拉到了武汉消费者眼前。
![]()
一经开业,门店就大排长龙,蹭上了山姆的名头,确实达成了聚拢人气的目标。
只不过,也有部分消费者表示“有形而无神”。
![]()
山寨版山姆的流量争夺
实际上,这些山寨版山姆的存在,本质上是下沉市场“高端零售需求”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叠加模仿行为的“低门槛、高短期收益”诱惑的结果。
“模仿”是最容易也是最高效触达流量的,山姆作为零售圈的网红,其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关注,更不要说蹭上“山姆”两字的“模仿者”们了。
随着县域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以及不少“80后”“90后”选择回到生活压力相对较小的三四线城市生活,县域下沉市场集聚了大批既有消费能力又有消费意愿的消费群体。
这一群体对“高品质、高性价比”的零售需求快速增长,他们渴望像一线中产那样,通过会员制获得“一站式买齐优质商品”的体验。
![]()
尽管产品有溢价,但是多花一点钱, 就能够把油费、会员费和时间都省下来,对他们来说是“双向奔赴”的生意。
只不过,山姆的扩张速度太慢了,尤其是在县城,山姆的覆盖率极低,仅张家港、昆山等少数经济强县有布局。
这种需求缺口,为山寨版山姆提供了“生存空间”。
![]()
而且对于中小商家来说,模仿山姆的“短期收益”远大于“自主创新”的风险与成本。
只需要在短视频平台打出“山姆同款”的关键词,就能高效获取流量,.精准狙击眼球,快速吸引消费者。
![]()
山姆开始收割“县城中产”
以前,下沉市场的语境一直是“低价刚需”,但现在逻辑变了,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在布局“下沉市场”,山姆也不例外。
2025年10月,山姆会员店甩出了一个王炸消息:原计划年内新增8家门店的扩张目标已超额完成,其中6家落地张家港、合肥、嘉兴、武汉、中山等非一线城市。
几乎同一时间,盒马在河南洛阳的第二家门店正式开业。
近年来,山姆在国内的扩张速度确实在加快了。
2023年的新开门店数为5家、2024年为6家,今年新增8家门店的扩张目标更是已超额完成。
![]()
山姆能够加速开店,背后无非就是成熟的运营能力、持续旺盛的消费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支撑的结果。
此外,山姆的县域扩张绝非盲目扩张,它的下沉也是紧跟“消费需求”的,那些具备强大消费能力、能够支撑其会员发展和客单价的富裕县镇或区域才是山姆的目标。
这些区域的中产对“品质+性价比”敏感,山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对他们来说仍有新鲜感。
![]()
因此,山姆的开店逻辑是把店开到还有消费力、但尚未被会员店教育透的“富人区”。
而且山姆的门店越多,采购量越大,对全球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越强,才能维持“低价精选”的核心卖点,形成“规模-低价-会员增长”的正循环。
换句话说:现在拼命开店,是为了以后能继续“便宜又好”,锁定中产心智。
![]()
山寨版山姆的泛滥,是零售业创新乏力与流量焦虑的缩影。
当模仿者沉迷于“像素级复制"时,却忽视了山姆成功的底层逻辑——以用户信任为核心、以供应链能力为根基、以持续价值创造为驱动。
未来的零售竞争,注定属于那些能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构建长期信任关系的玩家。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