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第一县慈溪,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第二条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铁路桥。
这意味着慈溪将从杭州湾的交通末梢一跃升级为长三角的重要枢纽。
在很多人印象里,慈溪作为浙江县域经济的领头羊,交通理应四通八达。
但事实恰恰相反,慈溪GDP高达2928.64亿元,却长期饱受高铁焦虑。
过去几十年,慈溪人眼睁睁看着周边县市相继步入高铁时代,自己却因地理因素,成了浙江省高速铁路网中一个尴尬的孤岛。
目前,慈溪老百姓出行往往需要先奔波至邻县余姚的余姚北站,这种手无寸铁的现状,与慈溪强劲的经济实力形成了鲜明对比。
慈溪的交通命运,与跨越杭州湾的工程奇迹紧密相连。
慈溪的第一座跨海大桥是杭州湾跨海大桥,2008年通车。
当年,这座全长36公里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首次将宁波至上海的陆路距离缩短了120多公里,让汽车告别了必须绕行杭州的历史,也让慈溪从地理边缘变成了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
尽管这座大桥极大便利了公路物流,但速度有限,无法满足高效率、高频次的人员流动和商务往来需求。
而第二座跨海大桥,就是正在建设的杭州湾跨海铁路桥。
作为通苏嘉甬高铁的控制性工程,这是杭州湾上一座关键的铁路桥。高铁通车后,从慈溪出发,最快16分钟即可抵达宁波,35分钟直达上海。
从宁波全域看,到上海虹桥的全程时间也将被压缩至51分钟。这标志着沪甬两地正式步入1小时交通圈。
当地学者坦言,这条新的跨海通道,对慈溪而言远超一个交通项目,它更像一把启动未来发展的金钥匙。
通苏嘉甬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慈溪设站后,将直接融入国家级的黄金交通网。
此外,在省级战略中,慈溪正与余姚联合打造前湾新区。
高铁的到来,将为这片GDP合计超4000亿的区域装上强大引擎,形成更强的区域协同竞争力,共同打造杭州湾南岸的新增长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