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最近浏览热搜榜单时,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跃入视线:11月4日,关于“饿了么APP将更名为淘宝闪购”的消息迅速登顶热门排行。
进入手机应用商店查看,不难发现饿了么的应用图标已悄然叠加了“双11淘宝闪购”的标识,并非一次普通的促销合作,更像是阿里释放出战略整合的明确信号。
![]()
令人思索的是,作为阿里巴巴旗下两个独立运作的即时零售平台,饿了么已在本地生活领域深耕多年,而淘宝闪购上线尚不足半年,为何此时选择在品牌层面进行深度绑定?
要知道当前的即时零售战场早已群雄并起,美团牢牢占据领先位置,京东也在加速布局,阿里此举显然不只是表面动作,而是三大电商巨头在时效消费领域激烈博弈的真实写照。
![]()
赛道格局
要读懂饿了么与淘宝闪购的战略联动,必须先厘清当下即时零售市场的竞争态势。目前行业呈现三强争霸格局:美团凭借先发优势稳居榜首,京东依托供应链能力强势切入。
而阿里则在两者夹击中奋力突围,正因如此,推动内部资源协同成为其破局的关键路径。美团构筑的竞争壁垒已相当坚固。
![]()
它拥有由745万名骑手构成的庞大配送网络,服务覆盖全国97%的城市社区,日均订单量高达6500万单,规模化效应使单均配送成本降至4.13元。
尤为突出的是其AI智能调度系统,可在高峰期每秒处理3000个订单请求,毫秒级完成路线优化。配合持续推进的闪电仓计划(目标2027年达10万个),30分钟送达已成为美团的核心标签。
![]()
此外,美团还将闪购业务与到店餐饮、酒旅服务深度融合,以外卖这一高频场景带动低频消费转化,极大增强了用户粘性。2025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闪购GMV同比增长40%,非餐饮类订单占比已达三成。
京东则采取差异化策略,聚焦高品质商品配送,依托达达快送和京东物流体系,主打3C数码、家电等高价值品类,甚至实现大家电30分钟极速达。
![]()
同时借助PLUS会员生态精准吸引高净值用户,超过2500万会员可享受专属优惠权益,带动单日订单突破1000万单大关。
但京东也面临明显瓶颈:订单密度偏低导致骑手日均接单仅8至12单,单位履约成本难以压缩;其智能调度系统尚处训练优化阶段,响应效率与美团存在差距。
![]()
反观阿里阵营,饿了么虽具备成熟的履约基础设施,但过去连续三个季度市场份额持续下滑,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淘宝闪购虽背靠巨大流量池,却缺乏线下执行支撑。
面对美团的规模优势与京东的品质定位,阿里唯有打通二者能力边界,方能形成有效对抗力量,这正是此次品牌融合背后的深层逻辑。
![]()
饿了么输血与阿里的破局尝试
或许有人疑问:淘宝闪购上线仅半年多,如何迅速跻身主流阵营?事实上,它的快速成长既源于饿了么的全面赋能,也是阿里在即时零售赛道上的关键落子。
今年4月30日,在京东与美团激战正酣之际,阿里果断推出淘宝闪购,时机把握精准,意在市场变局中抢占先机。
![]()
淘宝闪购并非从零起步,而是基于原淘宝天猫小时达服务升级而来,一经上线便获得淘宝APP首页一级入口的强力支持,这种资源倾斜在阿里内部极为罕见。
更为关键的是,项目启动初期,饿了么便倾囊相助——为促进用户增长,双方联合推出补贴政策,淘宝闪购消费者可享受与饿了么同等优惠力度。
![]()
饿了么还开放了自有供给资源库,便利店零食、药店药品等本地商品均可通过淘宝闪购下单,骑手运力亦实现共享,确保配送时效对标行业头部水平。
据一位参与闪购项目的员工透露,阿里向来擅长集中优势资源打歼灭战,淘宝闪购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式增长,本质上是站在饿了么多年积累的能力基础上实现跃迁。
![]()
饿了么长期沉淀的社会化仓储配送体系、超算调度平台及高精地图技术,直接转化为淘宝闪购的技术底座;而淘宝的品牌影响力与流量优势,则助力饿了么拓展非餐饮消费场景。
这种生态协同带来的成果显著:今年8月,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攀升至1.2亿单,周平均日订单稳定在8000万单,月度活跃买家数达到3亿。
相较4月上线初期,整体交易规模扩大了两倍,增速远超京东同期表现,尽管距离美团6500万日均订单仍有差距,但追赶势头不容小觑。
![]()
双 11 的信号与未来
正值双11购物节点,饿了么图标添加“淘宝闪购”字样,叠加外界对二者合并的种种猜测,实则是阿里加快远场电商与近场零售融合的重要信号。
在美团与京东双重压力下,阿里亟需更果断的战略举措,以支撑其设定的三年内实现万亿交易增量的目标。
![]()
这一目标并非空谈。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在今年8月财报电话会上明确表示:淘宝闪购的用户认知度和业务规模已超出预期,下一步重点将是提升运营效率,缩小与美团的差距。
这句话直指阿里的软肋——当前美团依靠规模效应压低成本,京东凭借品质保障锁定高端客群,阿里则需通过生态联动弥补效率短板。
![]()
具体策略分为两步走:一是推动天猫品牌线下门店全面入驻,预计未来将吸引百万家实体门店接入,实现品牌商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
例如消费者在淘宝闪购买某服饰品牌商品,可由附近门店直接发货,当天即可试穿体验;选购家电时,还能预约店员上门安装调试,以服务深度挑战京东的品质标签。
![]()
二是深化饿了么能力复用。蒋凡特别强调,饿了么的基础能力建设是淘宝闪购快速崛起的核心支撑,后续将进一步拓展其服务范围,承接更多非餐饮品类订单,如鲜花、玩具配送,乃至提供到店自提等多元服务。
通过构建全场景服务能力,抗衡美团现有的生态闭环。然而阿里同样面临风险:美团已试点骑手养老保险制度,并允许跨平台接单以增强运力弹性。
![]()
京东则通过全民补贴+爆款直降组合拳持续拉新,单日订单不断刷新纪录。阿里虽投入超百亿元补贴短期见效,但长期依赖烧钱换增长不可持续。
唯有真正实现饿了么与淘宝闪购的无缝整合,降低整体履约成本,才能在与美团、京东的正面交锋中站稳脚跟。尽管官方尚未确认合并传闻,但从市场竞争角度看,资源整合已是必然选择。
![]()
结语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未来的购物体验或将更加便捷——无论采购生鲜食材、家用电器还是美妆护肤,只需打开一个平台,即可享受即时配送服务。
但对阿里来说,这场关乎即时零售主导权的战役才刚刚进入最激烈的阶段。三大巨头各展所长:美团拼速度、京东重品质、阿里求全域覆盖,最终受益的将是广大用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