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来访者,她的父母属于典型的争吵型夫妻,两人吵得不可开交,从不停歇。在她童年的记忆里,家庭氛围非常压抑,她感觉自己就像在夹缝中生存。爸爸和妈妈一吵架,爸爸就拉她去诉苦;妈妈和爸爸一吵架,妈妈也拉她去诉苦。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在这样的过程中,她觉得简直压抑到爆炸。
![]()
爸爸妈妈同时向她倾诉自己的委屈,诉说各自在这段婚姻中有多痛苦,仿佛如果没有这个孩子维系,他们的关系就维持不下去。可事实上,如果真是“为了孩子”,如今孩子已经长大了——她已经四十多岁了,父母却依然在争吵。她能做的,就是离父母远远的。即便这样,每次妈妈打电话来诉苦,她仍然非常难受。她说:“我再也不想听你们说这些了,你们自己的事自己解决,我实在受不了!从小到大你们就跟我说这些有的没的,我管不了你们,想离就离!说了几千遍要离,却始终不离。”
对这个孩子来说,她清楚地意识到父母陷入了一种争吵不休、令人窒息的模式,所以她一读完书、离开家之后,就怀抱着一个梦想:我一定要找到一个恩恩爱爱的家庭,我的老公必须来自父母不吵架、彼此恩爱和睦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一定会让我感到舒服——正是因为我的父母吵架让我心累,我一定要找一段不吵架、能够相濡以沫的婚姻。
![]()
大家不妨想一想,这个女孩最终能找到她理想中的婚姻吗?她在婚姻中会遇到一个什么样的人?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猜一猜。
当我们极度缺乏某样东西时,我们在婚姻或关系中往往会把那种需求放大。比如,我缺乏家庭的温暖,家里总是压抑和争吵,那么我对温暖的需求就会被放大。一旦有人似乎能满足这个被放大的需求,我就会格外关注。
这个女孩正是这样。她开始观察她男友的原生家庭,发现他的父母说话客客气气,在她面前表现得非常客气、非常友善。她想:这样的父母作为榜样,她的老公一定不会差。
那么大家猜猜,结婚之后她发现了什么?婚后这个女人才明白,他们瞒着她的是一个多大的骗局。原来男方的爸爸是“家外有家”,早就在外面成立了另一个家庭,但男方的父母并没有离婚,可以说是一种公然出轨的状态。
不过,因为儿子要结婚,为了不让女朋友——也就是他未来的老婆——知道真相,这对父母在她面前合演了一出恩爱的戏。但这种恩爱显得非常客气、非常相敬如宾:在她面前,他们互相夹菜、彼此尊重。可对婆婆来说,其实多年来她都是以泪洗面,因为丈夫外面还有一个家庭,她内心非常痛苦。
![]()
我们有一位学员说:“妈宝男。”这话也没错。她找的这个男人非常爱他的妈妈,为什么?因为他为妈妈感到不值,他为妈妈难受这么多年,觉得妈妈是个可怜的人——毕竟他的爸爸是那样的。
但今天,这个男人要找老婆,他的动机是什么?他最看重的是什么?他最看重的是女方的父母是不是原配、她的爸爸有没有出轨。所以他格外关注这一点。他也确实了解了女方的家庭:虽然她的父母总是吵架,但吵了一辈子,至少这个男人没有在外面搞什么“小九九”。所以,他对这个来自这样家庭、心思单纯的孩子特别满意。
而在女方眼中,她看到老公的原生家庭中,婆婆还会给公公夹菜,两个人甜如蜜,总是握着手。为什么?对婆婆来说,她已经多久没有牵过公公的手了?公公“家外有家”,她其实处于非常难受、非常痛苦的状态。但在儿媳妇面前演恩爱的戏,婆婆愿意吗?她其实很愿意,因为很多年没有这样了。所以在儿媳妇面前表现出的对老公的好,儿媳妇都看在眼里。这既是婆婆内心真实渴望的投射,其实也是一种掩饰,是海市蜃楼般的虚假关系。
结婚之后,这个女生知道了真相,大跌眼镜。但好歹,这样的关系表面上还是蛮相濡以沫的。事实上,这段关系背后是公公婆婆之间常年的冷暴力,已经持续很多年。他们不解决婚姻问题,也不离婚。为什么不离?婆婆自己有一套说法:她觉得离了之后,以现在的年龄也没办法再找;反正有儿子在,和儿子关系也不错,没必要非离不可;而且离婚不是便宜了外面的那个女人吗?在这段关系里,只要老公还能往家里拿钱,她也没什么吃亏的。如今两人都七十多岁了,她就觉得算了。但对于老公的做法,她想惩罚他,所以很长时间都是冷暴力相处——偶尔回家住,大部分时间互不理睬。
这个女生最终找到的这个男人的家庭,大家也能看出,是一个非常不健全的家庭。但她说:“我怎么能提前知道呢?都是结婚之后才发现的。”
为什么我们容易在婚前看不清?因为当我们极度缺乏某样东西时,我们就会把这个需求放到无限大。比如我特别渴望一段不吵架、相濡以沫的关系,我就会把这个当成择偶的首要标准,把它放大成唯一目标。
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如果你特别缺钱,就很容易遇上骗子。因为骗子会告诉你,这里有个绝好的机会,别人都不知道,我只告诉你。虽然其中有漏洞,但你仍然会相信——为什么?因为在极度缺乏的状态下,你只想马上填补这个空缺。当我们极度缺乏某样东西时,大脑中的需求雷达就会失灵,把这个需求放大成唯一的目标。而往往能极端满足我们这个需求的,恰恰是来自另一个极端的、同样不健康的家庭。
确实,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父母之间也可能会有争吵。但当你发现对方的父母偶尔也会争执——也许一个月只吵一两次,或者吵完很快就和好——由于你自身的伤口太深,你就会变得格外敏感。
![]()
你很聪明,所以一旦察觉到对方有可能会跟你吵架,或者对方的父母也会争吵,你马上就如惊弓之鸟,不敢选择这段关系。因为你的伤口被重新掀开,你很害怕、很难受、很不舒服。
所以有时候我们说,两个人都极度缺乏爱,看似互补,其实那是一种“来自深渊的相遇”。在这样的关系中,你一定会经历非常痛苦的疗愈过程,但这也是你真正想要疗愈的必经之路。如果你不经历这个阶段,就到达不了下一个阶段。你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到一个完全符合理想中那种“全家欢乐”的家庭。
我有一个来访者昨天还跟我说:“老师,我现在所求的不过就是三餐四季、夫妻相伴,一个温暖的小家庭。我就这么一点可怜的需求,为什么就是达不到呢?”
但问题是,当她在选择伴侣时,心里期待的是一个“落魄英雄”式的男主角,那她就不可能遇到她所理解的那种平常意义上的三餐四季、过温暖小日子的人。除非她愿意找一个体制内那种稳定、不太变动、也许平常也有磕磕绊绊、偶尔吵架的男人——这样她获得那种理想温暖生活的可能性,会远高于执意要找一个“大英雄”式的伴侣。
可她不会选择那样普通、平凡、没有风浪的男人。这样的男人吸引不了她。
当我们原生家庭有极端问题时,吸引我们的另一半,往往也是来自一个有极端痛苦或极端问题的家庭的人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