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嵌合抗原受体 (CAR)T 细胞疗法,为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持久缓解甚至治愈的希望。然而,几乎所有患者都会经历多种与治疗相关的毒性事件,例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神经毒性等。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肿瘤系统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金浩杰团队等在《柳叶刀》(The Lancet)旗下期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了题为: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CAR-T cell therapy: a population-based global observational stud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规模真实世界药物警戒数据的分析框架,用以识别可能影响 CAR-T 细胞治疗患者结局的不良事件。
![]()
在这项全球性研究中,研究团队揭示了一系列与患者结局密切相关的 CAR-T 细胞治疗不良事件。研究显示,心脏系统相关的不良事件致死率突出,强调了治疗过程中对心功能及急性心脏事件的监测需求。感染和呼吸系统不良事件致死报告数量较高,突显了在 CAR-T 治疗过程中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性。此外,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及其他免疫和神经系统相关的不良事件大多与死亡率的降低相关,提示这些事件可能是 CAR-T 细胞治疗有效的标志。
研究团队进一步根据临床特征解析了不良事件在不同临床亚组中的预后意义。有趣的是,神经毒性在不同靶点的 CAR-T 细胞治疗中具有相反的预后意义。在靶向 CD19 的 CAR-T 细胞治疗(用于淋巴瘤和白血病)中,神经毒性的发生预示着更好的预后;然而,在靶向 BCMA 的 CAR-T 细胞治疗(用于多发性骨髓瘤)中,神经毒性则与更高的死亡风险相关。
最后,基于来自多个数据源的相互验证,研究团队创新性地绘制了在 CAR-T 细胞治疗中具有预后意义的不良事件图谱。这一图谱揭示了 CAR-T 细胞治疗中易发生并且和预后有关的不良事件类型,不仅为CAR-T细胞疗法的安全性监测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还为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
与患者预后相关的CAR-T 细胞治疗不良事件图谱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金浩杰研究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陈钢主任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邢顺鹏主任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仁济医院研究生孙震、郭江龙、王宏烨和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研究生刘梦思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相关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eclinm/article/PIIS2589-5370(25)00557-7/fulltext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