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 40 岁,往往会明显感觉到身体状态的变化:记忆力不如从前,偶尔会忘记刚说过的话、放好的东西;注意力难以集中,做事常常走神;甚至情绪也变得容易烦躁或低落。很多人将这些表现归为 “年龄增长的正常现象”,却忽略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习惯,正在悄悄透支大脑健康,增加认知功能退化的风险。
![]()
医学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40 岁是大脑健康的 “分水岭”,此时大脑开始出现轻微的功能衰退,若不及时纠正不良习惯,随着年龄增长,认知障碍的风险会持续升高。今天就来聊聊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 3 个坏习惯,40 岁之后一定要尽早改掉。
坏习惯一:长期熬夜,让大脑 “透支老化”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熬夜早已成为很多人的常态。有人是为了工作加班加点,有人是沉迷于手机刷剧、玩游戏,还有人习惯了 “报复性熬夜” 来弥补白天的忙碌。殊不知,长期熬夜对大脑的伤害远超想象,是诱发认知功能下降的 “隐形杀手”。
大脑并非全天 24 小时都处于活跃状态,夜间是大脑进行自我修复、清理代谢废物和巩固记忆的关键时期。就像电脑需要定期关机重启来清理缓存一样,睡眠时大脑会启动 “自我净化” 机制,通过脑脊液的流动带走白天积累的代谢垃圾,同时整理白天接收的信息,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长期熬夜会直接打断这一过程,导致大脑代谢废物堆积,神经细胞得不到充分修复,进而影响神经递质的正常分泌和神经通路的畅通。
![]()
久而久之,大脑的反应速度会变慢,记忆力会明显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出现情绪波动、思维混乱等问题。更重要的是,长期睡眠不足会加速大脑老化进程,使大脑神经细胞的凋亡速度加快,显著增加认知功能退化的风险。
想要保护大脑健康,首先要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40 岁之后,建议每天保证 7-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尽量在晚上 11 点前入睡,避免熬夜。睡前 1 小时远离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可通过泡脚、阅读纸质书、听舒缓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坏习惯二:久坐不动,让大脑 “缺乏活力”
“久坐” 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普遍生活状态:上班时坐在办公桌前一整天,下班回家后窝在沙发上刷手机、看电视,周末也很少出门活动。这种 “静态生活方式” 不仅会导致肥胖、颈椎腰椎问题,还会对大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大脑的健康与身体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运动时,身体的血液循环速度会加快,能够为大脑输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不仅能改善情绪,还能刺激神经细胞的生长和连接,增强大脑的认知功能和记忆力。
![]()
相反,长期久坐不动会导致血液循环减缓,大脑供血供氧不足,神经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支持,活性会逐渐降低。同时,久坐还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导致脂肪堆积、血糖升高,这些因素都会间接影响大脑功能,增加认知障碍的风险。有研究显示,每天久坐超过 8 小时且缺乏运动的人,认知功能下降的速度比经常运动的人快 30%。
40 岁之后,更要重视运动对大脑的保护作用。不必追求高强度的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中等强度运动即可,比如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广场舞等。建议每天至少运动 30 分钟,每周运动 5-6 次。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活动量,比如工作间隙每隔 1 小时起身走动 5 分钟,饭后散步 20 分钟,上下楼尽量选择楼梯而非电梯,通过这些简单的方式让身体动起来,为大脑注入活力。
坏习惯三:饮食混乱,让大脑 “营养不良”
“民以食为天”,饮食不仅关系到身体健康,更是大脑正常运转的 “能量来源”。然而,很多人在饮食上存在诸多坏习惯:偏爱高油高糖高盐的重口味食物,饮食不规律,挑食偏食,过度节食减肥等。这些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大脑 “营养不良”,影响大脑功能的正常发挥。
![]()
大脑的正常运转需要多种营养素的支撑,比如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C、维生素 E 以及钙、铁、锌等矿物质。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会增加身体代谢负担,导致血脂升高、血糖波动,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和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同时,这类食物营养价值较低,长期过量食用会挤占其他营养食物的摄入,导致大脑缺乏必需的营养素。
比如,长期摄入过多糖分,会损害大脑的神经细胞,影响记忆力和学习能力;过量摄入盐分则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进而影响大脑健康。而饮食不规律、挑食偏食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使大脑无法获得全面的营养支持,长期下来会导致大脑功能下降。
想要通过饮食保护大脑,40 岁之后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首先要做到饮食均衡,保证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的合理搭配,摄入多样化的营养。其次要减少高油、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少吃油炸食品、甜点、腌制食品等,多选择清蒸、水煮、炖煮等健康的烹饪方式。此外,还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对大脑有益的食物,比如深海鱼、鸡蛋、牛奶、坚果、蓝莓、菠菜等,为大脑补充充足的营养,延缓大脑老化。
40 岁后护脑,做好这 3 件事更安心
除了改掉上述 3 个坏习惯,40 岁之后做好以下 3 件事,能更好地保护大脑健康,降低认知功能退化的风险。
![]()
第一,坚持 “大脑锻炼”。大脑和肌肉一样,越用越灵活。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新技能、玩益智游戏(如下棋、拼图、数独等)、与人交流等方式锻炼大脑,不断刺激神经细胞,促进神经通路的建立,增强大脑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
第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长期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孤独等)会影响大脑的神经递质平衡,加速大脑老化。40 岁之后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精神生活,让大脑始终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
第三,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潜在问题,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这些慢性疾病都会影响大脑健康。40 岁之后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及时干预和治疗相关疾病,为大脑健康保驾护航。
![]()
老年痴呆的预防,从来都不是老年后的事情,而是从 40 岁就该开始的 “长期工程”。大脑的健康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别让熬夜、久坐、饮食混乱这些坏习惯,悄悄偷走我们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从现在开始,改掉不良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大脑保持年轻活力,从容应对岁月的挑战,安享健康晚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