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别吃太清淡,181个国家研究:吃的越咸,寿命或越长?真相来了

0
分享至

李大爷今年68岁,四年前体检查出血压偏高,被家人严密“看管”饮食:每天主食白粥、蔬菜焯水,盐罐子更是被锁进抽屉。刚开始的一两个月,家里人还互相打气:“淡一些,对身体好。”但慢慢的,大爷觉得饭越来越难以下咽,饭桌气氛也冷清了不少。



最近,看到一条“全球181国大数据发现,吃盐多的人反而更长寿”的新闻,邻居们在楼下议论纷纷,“是不是不用那么清淡?难道吃咸真的能延长寿命?”

听上去不可思议,“少盐低钠”居然不利健康?“咸口”难道比“清淡”更长寿?这个新说法背后是否真的站得住脚?依据在哪里?淡咸之间,究竟该如何选择,才能吃得健康、活得久?

不少人认为,清淡饮食=盐越少越好。的确,过量盐摄入和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存在明确关联,但盲目“一刀切”更容易陷入极端,反而未必健康。



权威数据来自《柳叶刀》杂志一项涵盖181个国家、逾1亿人口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极低盐饮食并未明显降低死亡率”。

有意思的是,每日钠摄入低于3g(相当于7.5g食盐)的人群,心脑血管病风险不降反升,死亡风险略有上升。适量摄入盐分,反而对调节体液平衡、神经传递、肌肉运动有重要意义。

其实,盐不仅是调味剂,更承担着平衡体液、参与代谢、维持细胞功能的重要角色。



中老年人若一味追求“寡淡无盐”,可能导致食欲减退、营养不良、头晕乏力等问题。一项中国慢性病防控中心2022年调查显示,55岁以上人群严重低盐饮食者,其低钠血症发生率比推荐摄入人群高出27.3%,甚至诱发心率失常等潜在危险。

适量盐摄入,到底对寿命和身体有何影响?我们还要看大数据。

近年来,“极清淡”饮食为很多慢病患者信奉,但冷静审视数据,风险其实并不低。



《柳叶刀》2019年全球研究提示,当每日盐摄入量低于5g时(约小半勺),总体心血管意外风险不降反升;处在7.5-10g区间反而风险相对较低。究其原因,过低的钠摄入会引发内分泌、神经、肾脏的代偿性紊乱,导致电解质失衡、血压波动过大。

另一组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追踪数据发现,老年人每天食盐摄入低于6g时,一年以内出现头晕、乏力、低钠血症的风险增加15%-22%,且进一步诱发失眠、抑郁、食欲不振等亚健康表现。

日本一项涉及3.2万人、为期12年的人群队列也证明,极低钠膳食并未对延长寿命起到帮助,反倒部分人因基础疾病加重而缩短寿命。



当然,摄盐也不能“放飞自我”。过量盐摄入(如每日12g以上),确实会导致高血压、心衰、肾损伤等风险大大提升。关键在于不偏“极端”,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想吃得更健康,并非“越清淡越好”,而是科学掌控摄入量,精准适度。

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推荐,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应≤5g(约一啤酒瓶盖)。但对体力劳动者、大汗多、饮食清淡者,适当可达6-7g/天。

有条件家庭可借助健康秤、小号盐勺,每日用量定量分装,烹饪尽量用蒸煮、炖煮方式减少进味失控。



牢记“隐形盐”远超想象,如咸菜、酱菜、火腿、方便面、调味品等,都含高盐分。要想管理好每日总摄入量,看营养标签、减少加工食品摄入是捷径。

此外,可以多用柠檬、醋、香葱、黑胡椒等天然调味品,提升食物风味,减少对高盐的依赖。对于有高血压、慢性肾病等特殊疾病的人群,更应定期到医院检测钠、钾等电解质指标,精准调整。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枪杀美医保高管嫌犯路易吉:被曝曾学习狱中生存之道,在监狱内“非常受欢迎”

枪杀美医保高管嫌犯路易吉:被曝曾学习狱中生存之道,在监狱内“非常受欢迎”

红星新闻
2025-11-09 17:21:11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墨印斋
2025-11-08 15:28:54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扬平说史
2025-11-06 20:22:42
阳性率上升!除了流感,这种病毒也开始高发,鼻塞、流鼻涕、咳嗽…目前尚无特效药

阳性率上升!除了流感,这种病毒也开始高发,鼻塞、流鼻涕、咳嗽…目前尚无特效药

新民晚报
2025-11-08 18:35:20
比特币巨震!加密货币近14万人爆仓,发生了什么?

比特币巨震!加密货币近14万人爆仓,发生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09:12:05
《繁花》后续影响来了!唐嫣被曝新剧延迟开机,杂志封面取消拍摄

《繁花》后续影响来了!唐嫣被曝新剧延迟开机,杂志封面取消拍摄

萌神木木
2025-11-09 15:35:42
碧桂园彻底暴雷!裁掉8万人、负债8000亿,碧桂园还想着翻身!

碧桂园彻底暴雷!裁掉8万人、负债8000亿,碧桂园还想着翻身!

历史伟人录
2025-11-08 16:12:29
俄罗斯多名航空技术人员坠机身亡

俄罗斯多名航空技术人员坠机身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18:58:06
偷拍者的镜头精准无误!

偷拍者的镜头精准无误!

蜻蜓世音
2025-11-09 12:22:16
李连杰脱衣辟谣“换心脏”传闻;近期其发布多条视频精神饱满、头发乌黑,与年初憔悴状态对比鲜明引猜测

李连杰脱衣辟谣“换心脏”传闻;近期其发布多条视频精神饱满、头发乌黑,与年初憔悴状态对比鲜明引猜测

极目新闻
2025-11-09 17:58:38
2025斯诺克国锦赛决赛第一阶段:吴宜泽暂5-4领先希金斯

2025斯诺克国锦赛决赛第一阶段:吴宜泽暂5-4领先希金斯

懂球帝
2025-11-09 17:25:24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俄副总理自曝参战:用狙击步枪还击乌军!俄对乌发动大规模空袭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俄副总理自曝参战:用狙击步枪还击乌军!俄对乌发动大规模空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2:55:11
浙江女首富“栽”了,崇拜许家印投资房地产,800亿资产一夜归零

浙江女首富“栽”了,崇拜许家印投资房地产,800亿资产一夜归零

历史伟人录
2025-11-08 16:11:05
事出反常,东大为什么忽然沉默了?

事出反常,东大为什么忽然沉默了?

每日一见
2025-11-09 12:33:19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1966年傅雷夫妇选择自缢,儿子傅聪多年后回忆:父亲之死是必然,母亲本不该是这样的结局

1966年傅雷夫妇选择自缢,儿子傅聪多年后回忆:父亲之死是必然,母亲本不该是这样的结局

花开无田
2025-10-27 23:37:04
破案了!医生的视频是男主自己用手机拍的,同步云盘后被曝光了

破案了!医生的视频是男主自己用手机拍的,同步云盘后被曝光了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14:54:24
西方国家为什么都不喜欢中国?英国专家:中国有一个“老问题”

西方国家为什么都不喜欢中国?英国专家:中国有一个“老问题”

比利
2025-11-08 00:01:08
变压器四巨头:谁能吃下5万亿新电网蛋糕?

变压器四巨头:谁能吃下5万亿新电网蛋糕?

双色球的方向舵
2025-11-09 14:24:31
115岁的李陈氏,出生于清朝的“老宝贝”|面孔

115岁的李陈氏,出生于清朝的“老宝贝”|面孔

大象新闻
2025-11-09 09:38:06
2025-11-09 20:39:00
谢纶邮轮摄影
谢纶邮轮摄影
干过5艘游轮,拍过教皇;援过西藏,上过20次布达拉宫。平凡日子拍拍历史的流逝印记
1252文章数 1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人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

头条要闻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人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艺术
数码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绵阳科一中3人!2025年“天府中学生英才计划”入选学生名单公布

旅游要闻

眉山宜宾泸州三城联手打造“2025长江之恋”爱情IP

艺术要闻

她眼中的世界丰富多彩 | Erin Hanson 2025作品

数码要闻

红魔游戏本 16 PRO・2026 款 RTX5070Ti 版本首销,16999 元起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