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路透社最新报,2025 年 10 月 31 日,意大利亚得里亚海边的费尔特里内利监狱里,51 岁的乌克兰前军官谢尔盖·库兹涅佐夫(Serhii Kuznietsov)开始拒绝进食。他并非普通的在押犯,而是被德国检方指控“策划并参与 2022 年 9 月波罗的海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的关键嫌疑人。
![]()
自 8 月 21 日在里米尼海滩被意大利特警按欧盟通缉令逮捕以来,他一直被关在 12 平方米、24 小时亮灯的“特别监视”牢房。律师尼科拉·卡内斯特里尼本周二向媒体证实:绝食已进入第七天,库兹涅佐夫每天只靠清水和少量盐分维持,体重骤降 7 公斤,血糖一度跌至 2.8 mmol/L。
![]()
“他不是在求赦免,而是在求基本人权。”卡内斯特里尼在罗马司法部外的临时记者会上说。据律师描述,监狱连续两个月提供高钠、高糖的意式军粮,而库兹涅佐夫患有慢性胃炎和战争期间留下的弹片性肝病;他要求一份低盐、低脂的特殊餐,却被告知“预算不足”。更让他感到屈辱的是,同监的黑手党重刑犯每月可获两次 90 分钟亲情探视,而他自被捕以来只被允许两次 20 分钟的玻璃隔窗通话,且不得使用乌克兰语以外的任何语言。监狱方面给出的理由是“案件涉及国际恐怖主义,需防串供”,但律师反驳称,德国检方至今未向意方移交任何“继续侦查需要”的保密材料。
![]()
绝食消息传出后,乌克兰驻意大利使馆连夜派员赴监狱探视,却遭到拒绝;俄方则借机在联合国安理会散发了“西方自导自演炸管”的新一轮简报。欧盟能源委员西姆森简短回应:“司法程序正在进行,不予置评。”而意大利司法部至今保持沉默,只在其官网轻描淡写地更新了一条“已注意到相关报道,将依法依规处理”。
波河平原的深秋寒意渐浓,库兹涅佐夫的命运却像悬在意大利与德国之间的一枚钝钉。根据 9 月 17 日博洛尼亚上诉法院的裁定,他将在一个月内被引渡至德国,面对“破坏关键能源基础设施、危及国际安全”的指控——一旦罪名成立,最高可判终身监禁。然而,他的律师已向意大利最高法院提出上诉,理由包括:德国逮捕令缺乏具体证据、引渡程序存在政治动机、当事人在意大利已遭受不人道待遇。最高法院预计 11 月底开庭,这将是他最后的法律屏障。
![]()
2022 年 9 月 26 日,波罗的海深处两声闷响,曾让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瞬间飙升 19%。北溪 1 号与 2 号管道共三处泄漏,瑞典地震台记录到 2.3 级水下爆炸。此后一年,丹麦、德国、瑞典轮番调查,却始终未公布元凶。直到今年 6 月,德国联邦总检察院突然签发欧盟通缉令,指向“乌克兰军事单位一名前军官”。据《南德意志报》披露,检方怀疑库兹涅佐夫利用战争期间掌握的水雷爆破技术,带领一支 6 人小队租用波兰游艇“安达卢西亚号”,在 80 米深的海底安放了 400 公斤高性能炸药。乌克兰政府当时迅速撇清关系,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称“这是俄罗斯嫁祸的经典剧本”。
![]()
倘若指控属实,库兹涅佐夫将成为欧洲近代史上首位因“跨国能源恐袭”而被定罪的前军官;倘若最终证据不足,他的绝食则可能演变为一场外交风暴——意大利监狱系统被指控“双重标准”,德国被质疑“借司法之名行政治审判之实”,而乌克兰则担心西方援助因“炸管丑闻”出现裂痕。罗马第三大学国际法教授菲奥里尼指出:“本案的关键不在他有没有炸管,而在他有没有被当成‘人’来对待。只要监狱无法证明给予了相称的医疗和探视条件,意大利就可能违反《欧洲人权公约》第 3 条。”
![]()
一个月后,意大利最高法院的裁决将决定他是被引渡到柏林,还是继续留在亚得里亚海边这座沉默的堡垒。而北溪管道早已沉入黑暗的海水,像两条被折断的动脉,提醒着人们:当能源、战争与地缘政治纠缠在一起,真相往往比钢铁更易碎,也比饥饿更难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