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签署,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与东盟国家产供链的深度融合。
据央视报道,以橡胶、轮胎这条产业链举例来说,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自东盟进口橡胶同比增长40.7%,出口轮胎等汽车零配件增长了19.8%。
在全国最大的橡胶进口口岸青岛,一批批自缅甸、老挝等东盟国家进口的橡胶原料进入港区周边的仓库存储,待办结海关手续后,这些橡胶就会走进轮胎生产线。
![]()
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进口以后可广泛用于轮胎、输送带、密封件、橡胶管等工业制品及日常消费品制造,成为我国多条产业链的基础保障。
![]()
有了充足的进口橡胶作原材料支撑,青岛及周边地区形成了完备的橡胶轮胎加工产业集群。在这里,橡胶被加工成各种轮胎,又出口到东盟国家为当地相关产业提供支持。
据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支援总监孟海亮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出口东盟轮胎总值超过13亿元,同比增长了25%,
近年来,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企业在加快走出去步伐的同时,由“产品出海”向“产业出海”推进,形成全球化的产业布局。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仅供参考。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烦请平台留言删除。
![]()
![]()
原创投稿/新闻线索 tirechina@tirechina.net
✦ ✦ ✦
✦
✦ ✦
![]()
![]()
![]()
温馨提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