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新型中医紧密型医联体再迎扩容——东莞市中医院中堂医院正式签约揭牌。此前,作为全市首个中医紧密型医联体,东莞市中医院企石医院已运行一年有余。
南都记者采访获悉,该医联体自成立以来,持续打破资源壁垒,在业务协同、学科共建、制度创新与人才培养等领域深耕,推动合作从“形式联动”迈向“实质融合”,从“单点指导”升级为“系统共建”。如今,不仅为企石医院注入了发展新动能,更让东部片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级优质中医药服务。
![]()
2024年3月5日,东莞首个新型中医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揭牌启动。
首例反肩关节置换术成功实施:医联体搭台 疑难骨疾患者重获生活能力
今年7月,企石镇居民欧女士被左侧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巨大肩袖损伤困扰已久,肩痛难忍的她连穿衣、梳头都困难。就在她发愁之际,东莞市中医院与企石医院的医联体平台带来了希望。
得知企石医院与东莞市中医院成功组建新型中医紧密型医联体,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骨科专科联盟等优势,此次欧女士坚定留在企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
得益于医联体的强力支持,企石医院成功实施首例反肩关节置换术。
东莞市中医院派驻主任中医师李征与企石医院骨一科团队对接,共同为欧女士制定“术前评估+精细手术+个性化中医康复”全流程方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专家的协作下,手术团队成功为欧女士实施了企石医院首例反肩关节置换术。术后,医护人员结合针灸、中药调理等中医康复手段,帮助她恢复肩关节功能。如今,欧女士抬肩前屈外展已达90 度,彻底摆脱了“肩不能动”的困境,重新找回生活自理能力。
欧女士从“肩不能动”到抬肩自如的重获新生,正是医联体“同质化诊疗+技术下沉”最生动的注脚。
多维协作:筑牢诊疗根基 重点项目加速落地
医联体的成效,不只体现在单个病例的突破上。南都记者从东莞市中医院获悉,双方已构建起全方位的协作体系,为基层诊疗质量“托底”。
在危急重症救治领域,两院签署“三大急救中心”联合救治协议,通过信息实时互通、患者快速转诊、医疗资源共享,搭建起危急重症救治闭环。数据显示,合作以来企石医院危重患者救治效率与成功率显著提升,区域急救体系的联动能力大幅增强。
重点项目建设同样按下“加速键”。作为解决基层患者“透析难”的关键项目,今年3月,企石医院选派护理、工程技术人员各1名赴市中医院专项进修;5月,市中医院医疗设备科副科长陈婉荷又实地驻点,从规划论证到技术细节全程指导,为血液透析中心落地扫清障碍。另一重点项目——磁共振技术合作也成效显著:市中医院医学影像科麦春华主任团队定期入驻,通过联合阅片、技术培训,让企石医院的磁共振诊断精准度与市级医院接轨,避免了群众“拍片跑远路”的麻烦。
诊疗规范也同步升级。市中医院结合自身多年经验,协助企石医院修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还量身定制中医病历书写规范,推动诊疗行为标准化、医疗文书专业化,从细节上提升服务质量。
专科人才双赋能:基层医院“强筋健骨”
医联体给企石医院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专科实力与人才队伍的“双跃升”。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市中医院专家团队的手把手指导下,企石医院成功完成肛肠暨创面外科、疼痛科重点专科及骨伤科特色专科申报。各专科还借鉴市中医院的临床经验,制定标准化“协定方”并通过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核,让中医特色诊疗方案更规范地应用于临床。如今,企石医院疼痛科获评市级中医药特色专科,骨伤科跻身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老年病科、针灸科的区域影响力也持续扩大。
人才培养则形成了“进修—驻点—互访”的常态化机制:市中医院已接收企石医院12个专科24名主任及骨干进修;多学科专家定期驻点开展临床带教;今年4月,企石镇人大副主席姚振标还率团赴市中医院交流医联体建设经验,市中医院则组织广东省名中医叶小汉、心内科主任侯炽均等十余名专家,针对胸痛中心、肛肠外科等学科开展专项指导,并敲定“叶小汉名医工作室”落地企石医院,让基层医护人员在家门口就能跟着名医学本事。
此外,市中医院还全程辅导企石医院推进二级甲等中医院创建,从技术到管理提供“全链条”支持。
民生实效凸显: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
医联体的红利,最终落在了群众的就医体验上。今年3月25日,广东省名中医、国家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董明国教授领衔市中医院脾胃病专家团队,在企石医院开展大型义诊。当天,专家们为企石及周边地区群众诊断脾胃疾病、解答健康疑问,还普及“治未病”知识,让大家不用奔波就能享受到市级专家的诊疗服务,现场好评不断。
![]()
2025年3月,广东省名中医、国家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董明国教授领衔东莞市中医院脾胃病专家团队到企石医院开展大型义诊活动。
数据更能说明变化:自医联体共建以来,企石医院中医非药物疗法、中药饮片使用量大幅增长,先后启动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及中医减重、风湿疼痛、脑病等特色中医门诊;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显著提升,医疗服务流程不断优化,患者就医满意度与中医药服务可及性稳步提高,还成功斩获市级党建创新大赛奖项,成为东莞镇街公立医院供给侧改革转型的成功范例。
未来可期:打造医联体建设“东莞样板”
从“帮一把”到“一起干”,医联体正从“输血”转向“造血”。东莞市中医院方面表示,未来双方将继续秉承“中医引领、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共同提升”的原则,携手打造东莞市新型中医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新标杆,为东莞基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企石医院也明确了未来突破方向:以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抓手,重点攻坚脾胃病科、骨伤科、疼痛科、心血管内科等优势学科,力争新增市级以上中医优势专科;加速智慧医院建设,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深化治未病科建设,让健康管理更精准;建设区域性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推动中药制剂跨院共享,优化双向转诊流程;还将通过社区义诊、健康宣教等活动,传播中医药文化,打造具有东部片区特色的基层中医药服务品牌。
作为东莞首个中医紧密型医联体,这组“黄金搭档”正用实打实的成效,为东莞基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中医药服务新样本。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芳芳 企石医院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