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的核弹头数量,按照美国智库与美方公开报告的判断,大概就在三百到五百枚之间,还只是英国法国的那个水准,根本没触碰到美国和俄罗斯这种几千枚的存量。真实现实就是这样,大家都清楚,这是完全不在一个级别的量级对比。
换句话说,中国如今的核武库还在起步阶段,是基于“有限威慑”“足以反击”这种“最低核威慑”逻辑在发展,而不是走美国那种追求“绝对核优势”的打法。中国不是靠核武器当外交工具,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国家安全主轴,本质是常规力量优势,核武只是底牌,而不是谈判桌的敲门砖。
但即便量级现实差距这么大,过去这几年,特朗普本人却依然在反复把中国往“核裁军俱乐部”那条线里推。他在2025年8月公开对外讲过,他已经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讨论过核军控问题,并且催促中国必须加入这场所谓的“全球核裁军谈判”。
也就是说,美国这条线不是临时起意,而是长期铺陈的战略叙事。特朗普的政治心态很简单:美国与俄罗斯已经“核饱和”了,他希望用谈判去锁死别人,而不是锁死自己,这是典型的“既得利益固化”式军控。美国人一旦丧失对对方的压倒性上风,他们就焦虑,就会把“规矩”这两个字搬出来,要求别人遵守他们写好的条款。
而且美国长期以来的套路都非常标准,甚至已经形成固定流程:先高喊“中美俄三方核裁军”,随即在舆论上制造“中国正在秘密测试核武器”这种说法,然后美国自己再配合推进核武器测试或升级,最后借助国际舆论与多边外交去逼迫中国进入美国设定好的游戏规则里。这不是猜测,这是美国反复重复过的套路逻辑。
所以,当我们看到这次三条新闻集中在同一时间段释放,本质就是又一轮“虚空造牌+现实举动”的组合拳。分别是:
11月2日特朗普对外声称“中国在秘密测试核武器”;
11月5日特朗普又表示他愿意帮助中国与俄罗斯制定所谓的“无核化计划”;
同一天,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从加利福尼亚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了一枚未携带弹头、射程超过6700公里、落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
三件事连成链,就能看出美国是有意在制造“背景+理由+现实动作”的叙事闭环。他们这是在演给国际社会看,目的不是为了摧毁核风险,而是为了塑造“美国做了很多,中国不配合”这种叙事预设。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这次在演讲里还直接把核武排名摆明讲出来:美国世界第一,俄罗斯第二,中国第三,然后补一句——中国再过四到五年就会赶上。这种说法不是闲聊,这是一种“制造中国即将成为重大核威胁”的叙事前置操作,目的是在舆论层面先卡住叙事制高点。
所以,美国这轮做法,完全可以看成是典型“胡萝卜加大棒”的双管并行。民兵3这种高调试射,就是军事层面的硬威慑;而“让我们一起制定无核化计划”这种说法,则是外交层面的软包装。两个手法叠加,就是想在国际压力场里逼迫中国表态、逼迫中国进场、逼迫中国被动卷入他们的规则框架。
美国的底层逻辑就是:他们的核是“威慑与秩序维护”,别国的核就是“威胁与麻烦制造”。同一种东西,美国把它解释成完全不同的两种属性,这就是核心欺骗性所在。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未来面对美国所有涉核裁军、核武器升级动向,必须保持极高的战略警惕。因为这背后一旦进入美方叙事预设,就有可能变成美国为自己进一步核武现代化扩军找理由的桥段。我们推进军事现代化,是基于自己的国家安全需求,不可能因为美国说几句话、放几个舆论点,就让自己在核心安全议题上出现犹豫。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