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喜好书法,尤其痴迷王羲之的字帖,为了推崇“王书”,学习其字,他曾提拔多位,继承王羲之笔法的高手,比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均是“二王”一脉正统传人。
![]()
这3位里面,后世普遍认为“欧虞”功力高超,实际上,褚遂良才是学习“王字”,最深入、最透彻的一位,褚遂良的父亲褚亮,为弘文馆学士,同“欧虞”是好友,褚遂良的书法,自幼得其指点,遵循正统。
![]()
早期楷书作品,延续“欧虞”风格,用笔端庄、规整,随着深入学王,他掌握其字的灵活变化,将其运用于楷书,同时融合隶书笔意,深化质感,由此练就一手绰约曼妙、醇和质朴的“美人书法”。
![]()
褚遂良也凭借这一手好字,赢得唐太宗青睐,入内府整理藏帖,并鉴定“王书”真伪,据说只用一眼,便能分清真假,从未出现错误,足以见领悟“王书”之深刻,远比米芾高强。
![]()
可惜褚遂良的传帖不多,其中最值得临摹的一幅,就是《文皇哀册》,此作是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离世后,写给他的悼词,彼时他悲痛不已,倾尽毕生心血撰写。
![]()
全卷共计700多字,采用小楷,相比“欧虞”肃穆势态,其字似有行书的流畅感,运笔波动起伏、方圆尽备,筋骨扎实,肌理深厚,体势也欹侧险绝,富有妙趣和动势,气韵虚和而质朴,不加矫饰,不染尘俗,通篇仙气飘飘,境界极高
![]()
无愧于张怀瓘称赞:“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似不任乎罗绮,铅华绰约,欧虞谢之”,李宗瀚也评:“风规振六代之馀,高古近二王以上”,不夸张的说,褚遂良这幅书法,能把“楷书四大家”都比下去。
![]()
这幅《文皇哀册》市面传有诸多拓本,其中最精善的一幅,就是宋拓本,制作时间相对较早,字字完整、清晰,目前藏在日本高岛菊次郎处,近期范本传回,可时常临摹,掌握正统楷法和王羲之笔法,兼得变化性,日后顺利学习行草。
![]()
而今,我们对褚遂良《宋拓文皇哀册》,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乃是手工经折装,装裱精细,便于翻折、临摹和查找。
![]()
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字体十分高清,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还原、细腻,所有细节处理,全都一览无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