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的开头还要从李某兄妹他们93岁的老父亲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自行走失说起,被发现时父亲已倒地昏迷,诊断为脑出血。事后,家属与医院多次沟通未果,巨额医疗费用和责任认定让双方陷入长达两个月的僵持。
就在兄妹俩一筹莫展之际,莒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街边的公益广告——“有矛盾纠纷就到综治中心”点亮了他们最后的希望。他们匆匆赶到综治中心,红着眼眶道出原委,恳请中心为他们主持公道。
“群众利益无小事,再难的纠纷,只要关乎百姓切身利益,我们就得管!”调解员牛纪强没有丝毫犹豫,接下了这个众人眼中的“烫手山芋”。他深知,此类纠纷若不能及时化解,不仅寒了群众的心,更可能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为此,牛纪强带领调解团队第一时间赶赴医院,展开详细调查。通过查阅病历、问询医护人员、调取监控,团队还原了事件全过程:2025年5月2日,李某因心血管疾病入住心内科,次日凌晨独自离房,三小时后被发现在院区内昏迷,紧急送医抢救后产生高额费用。由于责任划分不清,双方协商迟迟未果,家属一度采取拉横幅、扩音喊话等方式索赔百万元,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停滞。
面对这一复杂局面,综治中心调解团队双管齐下:一方面及时做好维稳与舆情控制,明确告知“医闹”行为法律后果,引导当事人依法维权;另一方面,从情、理、法多维度七次组织调解,最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明确责任——患者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且家属陪护未尽义务应负主要责任,医院护士未及时发现外出承担次要责任。协议最终顺利达成,既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也依法维护了当事人权益。
近年来,莒县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县乡综治中心实体化、规范化建设,致力将风险隐患化解于萌芽。上半年,全县矛盾纠纷万人发案率、12345热线万人诉求率均为全市最低,各类民商事、治安、信访指标同比显著下降。
目前,莒县综治中心已整合15个常驻部门、12个轮驻部门,设立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和7个专业调委会,组建“专业+诉前+基层+专班”多元调解团队,聘用专职调解员24名,通过“小窗口受理、大后台协同”模式,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人管、件件依法办”。今年1-10月,莒县综治中心受理各类案件979件,成功化解667件,涉案价值2280.92万元。群众满意率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根基不断夯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