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人民网贵阳11月6日电 (记者王秀芳)11月5日晚,贵州交通职业大学的大礼堂内灯光璀璨,一场特殊的思政课——“桥见匠心 艺路薪火”花江峡谷大桥“以美育人”思政课在此拉开帷幕。
![]()
活动现场。贵州交通职业大学供图
作为「遇·见」当音乐与美术相遇——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场馆育人校园文化活动暨2025香港城市艺术博览会贵州预展的核心环节,本次思政课以花江峡谷大桥为叙事重点,通过“桥见匠心”和“薪火梦想”两大篇章,将交通建设、艺术表演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现场师生呈现了一场浸润心灵的美育盛宴。
活动现场,专题短片《万桥飞架的“高速平原”》聚焦贵州交通发展成就,以“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花江峡谷大桥为代表,生动展现了贵州交通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许湘华介绍,大桥将传统美学精髓融入现代工程设计,通过模块化施工与自动化技术攻克多项难题,打造了满足功能需求、彰显艺术价值的工程典范。
青年歌唱家雍朝玉以歌曲《脊梁》,赞颂了花江峡谷大桥建设者如桥墩般坚实的担当精神。该曲创作者萧子静现场讲述如何通过音乐语言展现贵州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守与创新,让桥梁背后的精神力量通过艺术形式得以传承。
黔籍旅加艺术家胡军以花江峡谷大桥云渡服务区雕塑作品“会飞的石头”为切入点,分享了他跨越国界的艺术实践与文化思考;北京籍旅加艺术家萧纬现场演奏《琵琶语》,让观众在音符的起伏中感受跨越时空的美学共鸣。在“丝绸路上的动漫艺术”主题分享中,贵州省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王六一汇集70余位艺术家作品,以多元视角展现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
本次思政课以“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为核心,将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故事转化为生动的思政教材,歌曲《天路》、歌舞《灯火里的中国》、群舞《盛装》、民乐合奏《象王行》等节目轮番上演,通过文化讲述、艺术表演等多元形式,让师生在聆听奋斗故事中感悟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在沉浸艺术体验中坚定文化自信。
![]()
合影留念。贵州交通职业大学供图
贵州交通职业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学校践行“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重要实践,本次思政课不仅创新了思政教育的呈现形式,更构建起“行业资源+艺术赋能+价值引领”的育人场景,为培养“双肩扛大道、高原筑通途”的交通人才筑牢思想根基。(实习生张佳佳参与采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