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一个听起来很有科技感的词语,事实上这个学科确实很年轻,是在二十一世纪刚刚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
近年来,伴随着人工合成微生物、人工合成酵母染色体、青蒿素的发酵生产以及人工合成淀粉、葡萄糖和脂肪酸的实现,合成生物学被喻为是“认识生命的钥匙”和“改变未来的颠覆性技术”,同时它也被称为继DNA双螺旋结构和基因组技术之后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
而作为合成生物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国际性学科竞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被誉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世锦赛”,一直备受国际知名高校学生的广泛关注和知识竞逐。
![]()
近日,2025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颁奖典礼在法国巴黎举行,江南大学18位本科生组成的Jiangnan-China团队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支队伍、5000余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国际金奖!
一直以来,抗菌肽因其天然、广谱、低毒的抗菌特性而备受关注。而江南大学此次金奖项目则是以酿酒酵母作为底盘细胞,采用启动子工程、蛋白酶基因敲除和多拷贝整合等策略,结合发酵条件优化、D2P无细胞体系、产物鉴定等方法,设计CytoFlow平台,利用生物动力学模拟、强化学习和扩散模型,实现高效高产生物合成高性能的LL-37,产量提升约230倍,合成成本大幅低于化学合成。
可见,作为作为中国发酵工程学科的发源地,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依托食品发酵与过程工程的传统优势,已经在"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合成生物学浪潮占据了明显优势。
![]()
一直以来,大家众所周知的是,江南大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多年排名世界或全国第一的高校,但却忽略了其在合成生物这条赛道上的亮点。举个例子:茶氨酸,传统从茶叶中提取茶氨酸,纯度大概是20%,每公斤的价格高达400-500元;江南大学用合成生物工艺做出的茶氨酸,纯度达到99.9%,市场价格仅200元/斤。
江南大学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而这些也证明了其在合成生物领域的出色实力。毕竟,根据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江南大学生物工程科学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清华和哈佛,成绩斐然。
包括由伦世仪院士、陈坚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江南大学食品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团队、发明专利家族数全球第一的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都赫赫有名。
![]()
且对比其他开设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江南大学该专业融合食品科学、生命科学、化学、工程与计算机等多学科,主打“人工细胞工厂”与“绿色制造”方向,甚至与茅台、泸州老窖、华熙生物等龙头企业开展多项合成生物学创新合作。
更不要说目前无锡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合成生物技术在创新药(如mRNA疫苗)、细胞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而无锡在发展合成生物产业链的过程中大力推动政校企合作,打头阵的就是位于本地的江南大学。
![]()
2025年,新质生产力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一批与科技创新、高效能、高质量生产方式相关的大学专业也备受关注,其中就包括合成生物学。而江生物工程学院已成为我国工业生物技术与发酵工程学科中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教高地之一,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让人想不注意到都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