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癌症病房里,那份让人不安的“镇定剂”
在肿瘤科的病房里,我们常常看到两种病人。一种是乐观开朗的“老病号”,心态好得仿佛没事人;另一种则是终日惴惴不安的,她总是担心治疗效果、担心副作用,就连晚上睡觉都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紧张感。
一直以来,医学界都倾向于认为,负面情绪,特别是焦虑和抑郁,是癌症治疗的“拖油瓶”:它们会影响免疫功能,让患者依从性变差,甚至影响生存期。这似乎是常识,也是我们常听到的医嘱——“放轻松,保持好心情。”
然而,一篇发表在《癌症医学》(Cancer Medicine)上的多中心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却给出了一个令人惊掉下巴的结论:对于正在接受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患者来说,“焦虑”这个坏情绪,竟然与更好的总体生存期(OS)有关!
这难道是鼓励大家“越焦虑越好”吗?当然不是。但这份报告揭示了心理状态与免疫治疗效果之间,隐藏着一条前所未知的“神秘通道”。
王阿姨的“烦恼”与“奇迹”
王阿姨今年68岁,是一位肺癌晚期患者。她接受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的单药治疗。
王阿姨的焦虑是出了名的。每次来复查,她都拉着医生问个不停:“这个药真的有效吗?会不会有很严重的副作用?我感觉浑身都不舒服……”她不仅比其他患者更容易察觉到身体的细微变化,也更频繁地向医护人员报告各种不适。
果不其然,在治疗开始不久,她就出现了免疫系统过度激活的信号:皮肤红疹、轻微腹泻等,这些都是免疫治疗常见的副作用——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她的主治医生不得不介入处理这些不良反应。
传统观点认为,副作用多不是好事。但奇迹发生了:王阿姨不仅成功控制住了irAEs,她的肿瘤对免疫治疗的反应竟然出奇的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后续的复查中,尽管王阿姨依然会焦虑,但她的生存时间却比许多心态“平和”的病友都要长。
这并非孤例。这项对913名接受ICI单药治疗的癌症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分析,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统计学规律 。
免疫治疗的“双刃剑”:ICI与irAEs
在揭示数据之前,我们先来快速了解一下癌症免疫治疗的明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
你可以把人体的免疫系统想象成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T细胞)。它们本应冲锋陷阵,消灭癌细胞,但癌细胞很狡猾,它们会在免疫T细胞上安装一个“刹车”(比如PD-1或PD-L1),让T细胞在攻击前线被“熄火”,无法识别并消灭癌细胞。
而ICI药物的作用,就是强行拆除这个“刹车” 。一旦刹车被拆,T细胞军队就会火力全开,重新投入到消灭癌细胞的战斗中。这被称为肿瘤免疫治疗,它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的格局 。
然而,这支“被释放”的军队有时会“六亲不认”,在攻击癌细胞的同时,也开始攻击正常的组织和器官,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irAEs是免疫系统被激活的信号,轻则皮疹、乏力,重则肝炎、肺炎、结肠炎等。
颠覆认知的核心数据:“焦虑优势”
这项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对913名不同癌种(包括肺癌、黑色素瘤等 )的患者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人员排除了年龄、性别、种族、肿瘤分期等已知影响因素后,得出了两个核心发现:
1. 焦虑患者更容易发生irAEs
在所有患者中,有11%的人在治疗前就有焦虑症诊断 。研究发现:
整体患者中,发生任何级别irAEs的比例约为32% 。
经过多变量分析校正后,有焦虑症诊断的患者发生irAEs的风险,是无焦虑症患者的1.8倍(OR=1.80)。
这表明,焦虑情绪似乎让免疫系统变得“更敏感”、“更活跃”,更容易触发这种免疫治疗后的副作用。
2. 焦虑患者的总体生存期更好
更令人振奋的是第二个发现:这种“高风险”的焦虑情绪,反而带来了生存期的优势!
经过复杂的统计模型分析,有焦虑症诊断的患者相比无焦虑症者,死亡风险降低了约26%(HR=0.74)。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这个最大的亚组中,也观察到了相同的趋势。
划重点:“焦虑”这种公认的坏情绪,在免疫治疗面前,成了病人活得更久的潜在因素。
“心慌”如何变成了“助攻”?科学家的猜想
为什么焦虑会带来这种“生存优势”?研究人员通过进一步的探索性中介分析,发现了一个关键的“中间人” 。
答案就是:irAEs(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充当了焦虑与长生存期之间的桥梁。
也就是说,焦虑本身可能没有直接“治愈”癌症,而是通过以下路径发挥了“助攻”作用:
猜想一:焦虑提高了免疫T细胞的“警惕性”
有研究表明,短期的、急性的压力(类似于焦虑)可能会增强免疫反应,而长期的慢性压力才会抑制免疫功能 。
在癌症患者身上,焦虑可能与体内免疫细胞的激活状态有关。焦虑患者体内可能存在一种特殊的机制,导致在接受ICI治疗后,他们的CD8 T细胞(主要的抗癌战士)被更大程度地激活,这种过度激活不仅表现为更高的irAEs发生率,也促进了更强的肿瘤反应,从而改善了生存预后 。
irAEs的发生,如同免疫系统与癌细胞“同归于尽”的冲锋号。正是因为焦虑患者的免疫系统对ICI更加敏感、启动了更强的抗肿瘤反应,才导致了更高的irAEs发生率,并最终带来了更好的生存期 。
猜想二:焦虑让患者更早地发现了“冲锋号”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通路是,焦虑患者通常对身体的微小变化更加敏感(比如王阿姨)。他们更容易察觉到治疗引起的轻微不适,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这种“高度警觉”的行为,让临床团队可以更早、更主动地介入管理irAEs 。而及早发现和管理irAEs,可以确保治疗不被过度中断,保证了抗癌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另一个被忽视的情绪:抑郁
在这份报告中,研究人员也分析了抑郁情绪的影响。
这再次强调了**焦虑(Anxiety)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可能是独特的,与抑郁(Depression)**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通路可能不同 。
这份报告告诉了我们什么?给患者和医生的启示
这份大规模的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是目前为止探讨焦虑/抑郁与ICI疗效关系的最大规模研究之一 ,为我们理解心理状态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但请注意,我们不能将其解读为“为了活命,请保持焦虑”。它带来的真正价值是:
对患者的启示:不要对你的情绪感到内疚
情绪也是一种“生物标记”:焦虑并非单纯的心理问题,它可能反映了患者体内某种特殊的生物学状态,这种状态恰好能与免疫治疗的机制产生协同效应。
焦虑是信号,不是负担:如果您正在接受免疫治疗且感到焦虑,不必因此感到自责。更重要的是,您需要像王阿姨一样,将这份“警惕性”转化为对身体变化的高效沟通。更仔细地记录并报告任何不寻常的副作用,这有助于医生尽早介入管理。
对医生的启示:将心理评估纳入常规
加强irAEs的主动管理:对于有焦虑史的患者,医生应更加警惕irAEs的发生风险(风险高1.8倍),并做好早期筛查和管理,因为这是改善其长期生存的关键中介因素 。
重视心理筛查:这项研究再次强调了将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纳入癌症患者的常规护理中的重要性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预测治疗结果并制定个性化的副作用管理策略。
当然,这项研究是回顾性的,它无法区分患者焦虑诊断的时机、焦虑的程度,以及患者是否同时使用了抗焦虑药物或接受了心理治疗(注:这些药物和治疗本身可能也会影响疗效)。
但毋庸置疑,当我们用“刹车”启动人体免疫系统的“油门”时,我们身体深处的复杂机制,包括情绪和心理状态,也在以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方式参与着这场抗癌的战斗。
未来的前瞻性研究,将需要更全面地收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用药信息,以彻底揭开“焦虑”与“长寿”这条奇特关联背后的所有秘密 。在这之前,保持与医生的坦诚沟通,才是最可靠的“镇定剂”。
参考资料:Derry-Vick H, Shah NJ, Ahn J, DeAgresta B, Della Pia A, Zaemes JP, Pascual L, Arias-Orozco N, Zemel R, Sidarous G, Serzan M, Lev-Ari S, Alaoui A, Marki A, Nguyen K, Charalampous C, Rahman I, Wilkins O, Girgis M, Sridhar A, Adams D, Pecora AL, Atkins MB, Ip A. Associations Between Anxiety or Depression Diagnosis and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Outcomes. Cancer Med. 2025 Nov;14(21):e71326. doi: 10.1002/cam4.71326. PMID: 41176702; PMCID: PMC1257980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