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米连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2025年上半年19.17亿元的营收引发关注。
旗下伊对App贡献了15亿元,占比近八成,这家公司能有这样的成绩,全靠直播间里的18万线上红娘。
她们在直播间牵线搭桥,用户打赏虚拟礼物,红娘拿分成,这套模式成了米连科技的赚钱密码,现在相亲市场需求挺大的,国内有超2亿单身群体。
米连科技的创始人任喆和朱晓朴以前搞过“旅行版豆瓣”,但没成,2015年他们瞄准婚恋市场,创办米连科技,2018年推出伊对。
![]()
刚开始伊对学探探搞左滑右滑,还不收费,结果数据差得很,留存率低,后来他们改成语音直播,月活涨了但不赚钱,公司差点撑不下去。
从失败中摸爬滚打,俩理工男靠相亲直播逆袭+13修改参考直到2017年,他们去下沉市场调研,发现传统婚介收费高,普通用户需要低门槛的服务。
于是2019年,伊对推出直播加线上红娘的三方互动模式,把付费门槛从20元降到2元。
![]()
这招还真有效,当年日活翻了十多倍,2020年拿到小米等机构的投资,现在估值突破19亿元,你别说,这模式和陌陌不一样。
陌陌靠秀场直播,用户打赏是单向的,现在用户下滑,2025年二季度付费用户才350万。
而对呢,靠红娘搭建三方互动场景,用户来这就是为了相亲,目标明确,黏性高,月均启动119.6次,使用时长8小时,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
而且伊对的红娘大多是兼职,不用底薪,靠分成激励,2025年上半年分成8.8亿元,省了不少人力成本,毛利率能到49.5%,比陌陌高不少。
下沉市场催生红娘经济,草根也能月入过万
不只是米连科技,快手、、网易等平台也有不少相亲直播间。
在快手搜索“相亲”,能看到很多直播间,人数从几百到几万不等,快手专门把“相亲”设成一个分类,扶持力度不小。
![]()
比如李大姐,在快手做相亲直播,把自家小卖部当背景,晚上8点开播,用方言播报征婚信息。
用户打赏50元就能上麦自我介绍,想拿联系方式得交更多钱,1980元的“全包服务”包括匹配介绍、见面陪同啥的,她月收入能破万,比当地平均薪资高。
现在还有职业红娘,公会招募,底薪4000到6000元,还有提成,支持居家办公,很多宝妈都感兴趣。
![]()
公会从2023年下半年转做相亲直播,砍掉秀场业务,新人红娘培训10天,还有老红娘带练,去年一年就回本了。
网易的心遇App则聚焦30岁以下年轻群体,直播间氛围更轻松,像社交破冰一样,每天预估收入10万元左右,单月超300万元,潜力也不小。
野蛮生长现乱象,监管出手整治
不过这行发展快,问题也不少,虚假身份、情感诈骗、付费陷阱很多。
![]()
有位大叔被红娘推荐“35岁离异无孩女教师”,交了999元牵线费和1800元见面诚意金,结果被拉黑,红娘还不管退款。
还有些直播间安排“托儿”制造竞争氛围,诱导打赏,“全包服务”也不兑现,退款难,消耗用户信任。
现在、小红书开始整治了,加强审核,禁止虚假征婚、诱导消费,违规就限流封号,搜索“相亲”“红娘”都没结果。
小红书在搜索结果加风险提示,提醒用户谨慎,回归本质才是长久之计+12修改参考相亲直播能火,就是抓住了大家的婚恋焦虑。
但要想走得远,还得回到“靠谱匹配”的本质,米连科技以后打算在AI匹配算法上投入,提升精准度。
其他平台也该加强审核,搞实名认证、学历验证这些,减少信息不对称,毕竟,大家来相亲直播间是想找对象,不是来花钱被骗的,只有真正帮用户解决问题,这行才能持续下去,不然只是一阵风,吹过就没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