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离我们这么远,宇航员飞过去要多久?一两个月?一年?还是根本到不了?这个问题远比你想象的复杂,也远比你想象的震撼。
![]()
我们常听说火星距离地球“2亿公里”,但这其实只是一个平均值。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公转,但轨道大小不同、速度不同,彼此之间的距离也时刻在变化。
在最近的时候(称为“火星冲日”),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可缩短到约5460万公里;而在最远的时候(火星在太阳另一侧),可以拉开到超过4亿公里。

这就导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宇航员无法随时起飞,只能在火星与地球相对“接近”的时候出发。这个发射窗口每26个月才会出现一次,错过了,就得等两年多。
所以,别以为这像打车一样说走就走。你得等天时地利都凑齐,才有资格启动引擎。
目前最节能的火星飞行方式,叫做霍曼转移轨道。它不是直线走最短路,而是走一条椭圆形的“能量最省轨道”,借助太阳引力和行星运动,把飞船“送过去”。
![]()
在这种轨道下,从地球到火星大约需要6~9个月。
比如美国的“毅力号”,2020年7月30日出发,2021年2月18日登陆火星,总计飞行203天,约6.8个月。
![]()
还有咱中国的“天问一号”,是同年2020年7月23日出发,2021年2月10日被火星捕获,总计飞行202天,约6.7个月。
不过,这些都是无人探测器。如果是载人任务,事情会复杂很多。因为考虑到人体承受力、生命维持系统、辐射防护等问题,不可能像探测器那样“全速冲刺”。
![]()
NASA与SpaceX的估算表明:以目前的推进技术,人类飞往火星单程仍需6~9个月。如果未来采用“核热推进”(NTP)等新技术,飞行时间有可能压缩到90~120天,因为它利用核反应堆加热推进剂,能效远超传统化学火箭,但这项技术尚未实用化,目前仅停留在地面测试阶段。
换句话说,从现在看,一个完整的载人火星任务,往返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半年去、半年回、一年在火星上等待下一个返回窗口。你不是在“飞行”,你是在穿越一个天文级的远距孤岛。
![]()
听到“6~9个月”你可能会觉得慢,那能不能用更强的火箭、更快的推进器来提速?理论上可以,现实中几乎做不到。
原因很简单:推进=燃料,燃料=重量,重量=更多燃料。这是火箭工程中著名的“质量悖论”:要飞得快,需要更多的推进能量,这意味着你要带更多推进系统,就会更重,而更重就需要更大的推进力,于是你需要更大的燃料,燃料更重,又需要更多燃料来推燃料……
这就成了一个越想快,越飞不动的死循环。
![]()
以SpaceX的“星舰”为例,这是目前地球上最强的运载火箭之一,预计满载可将100吨以上的货物送往火星轨道,但这仍然远远不够支撑一个完整的载人任务。
更别提你还得考虑“回来”的事:返回地球的燃料、氧气、水、食物、备用设备、紧急支持系统……这些都得一块带上或在火星上“现场制造”,每多带一公斤,就意味着飞行时间和成本成倍上升。
所以,我们不是不想快,而是快不起。
![]()
别以为“6个月太空飞行”只是长途旅行那么简单。在地球轨道上呆过半年以上的宇航员,身体都会出现一系列退化性变化,更别说跨越火星、脱离地球磁场、防护极差的深空环境。
根据NASA和ESA的长期研究,人在太空中,身体会迅速退化。最明显的是:骨头开始“掉钙”。每个月骨密度下降1~2%,因为不需要承重,身体就自动开始“削减功能”。
![]()
紧接着是肌肉萎缩、心脏功能下降,血液分布失衡,容易头晕、失重、低血压。
还有就是眼球的变化。因为颅内压力变高,眼球会被轻微压扁,有些宇航员的视力永远没恢复。
别忘了更严重的太空辐射。地球有磁场帮我们挡住大部分宇宙射线,太空中没有。太阳风暴一来,宇航员暴露在几十倍剂量的辐射中,直接影响细胞、免疫、甚至DNA。
![]()
2015年,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在国际空间站驻留了340天,与他留在地球的双胞胎弟弟进行同步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他的染色体端粒、认知反应速度、基因表达、免疫系统都出现了显著变化,有些至今仍未完全恢复。
所以,飞去火星,并不是“长一点的航班”,而是一次逼近人类生理极限的远征挑战。
即便如此,那为什么我们仍然要去火星探索呢?因为火星,可能是人类唯一的备份星球。
![]()
它是太阳系中最像地球的星球:有昼夜、有四季、有极地冰盖、有古河道痕迹、有地壳运动。科学家甚至认为火星曾经拥有液态水,可能孕育过生命。
而人类的太空探索,从来不只是“科学好奇”。它更像是一场保险:一旦地球发生不可逆的灾难(比如核战争、气候崩溃、小行星撞击),我们还有第二张门票。
![]()
目前,NASA计划在2030年代中期实现载人火星任务,项目代号“Artemis后续计划”,预计投入高达数千亿美元。他们的策略是先在月球建基地,作为“火星中转站”。
SpaceX的马斯克则另辟蹊径,提出用Starship超重型火箭,直接从地球起飞、直奔火星。他曾公开表示:“我希望自己能死在火星上——但不是在撞击中。”他的时间表更激进,甚至预言2029年前后就可能首次载人试飞。
![]()
而中国航天,也在默默推进。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后,中国官方首次提出“2040年前后载人登陆火星”的构想。相比美方激进,中国更稳:先搞清火星地质、气候、生存条件,再考虑人过去。
三种路径,美国强调“月球跳板”,SpaceX追求“直接飞越”,中国坚持“稳扎稳打”。谁先到火星?看的是谁能先解决“钱、命、技术”这三道关。
![]()
在我看来,我们这一代人,极可能会在有生之年,看到第一个地球人踏上火星。也许是马斯克的Starship,也许是中国航天的长征,也许是NASA。
但不管是谁先迈出这一步,都意味着我们走出地球这个圈子,真正跨入了星际文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