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火星距离地球2亿公里,宇航员要飞多久才能到?

0
分享至

火星离我们这么远,宇航员飞过去要多久?一两个月?一年?还是根本到不了?这个问题远比你想象的复杂,也远比你想象的震撼。



我们常听说火星距离地球“2亿公里”,但这其实只是一个平均值。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公转,但轨道大小不同、速度不同,彼此之间的距离也时刻在变化

在最近的时候(称为“火星冲日”),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可缩短到约5460万公里;而在最远的时候(火星在太阳另一侧),可以拉开到超过4亿公里



这就导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宇航员无法随时起飞,只能在火星与地球相对“接近”的时候出发。这个发射窗口每26个月才会出现一次,错过了,就得等两年多。

所以,别以为这像打车一样说走就走。你得等天时地利都凑齐,才有资格启动引擎。

目前最节能的火星飞行方式,叫做霍曼转移轨道。它不是直线走最短路,而是走一条椭圆形的“能量最省轨道”,借助太阳引力和行星运动,把飞船“送过去”。



在这种轨道下,从地球到火星大约需要6~9个月

比如美国的“毅力号”,2020年7月30日出发,2021年2月18日登陆火星,总计飞行203天,约6.8个月



还有咱中国的“天问一号”,是同年2020年7月23日出发,2021年2月10日被火星捕获,总计飞行202天,约6.7个月

不过,这些都是无人探测器。如果是载人任务,事情会复杂很多。因为考虑到人体承受力、生命维持系统、辐射防护等问题,不可能像探测器那样“全速冲刺”



NASA与SpaceX的估算表明:以目前的推进技术,人类飞往火星单程仍需6~9个月。如果未来采用“核热推进”(NTP)等新技术,飞行时间有可能压缩到90~120天,因为它利用核反应堆加热推进剂,能效远超传统化学火箭,但这项技术尚未实用化,目前仅停留在地面测试阶段。

换句话说,从现在看,一个完整的载人火星任务,往返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半年去、半年回、一年在火星上等待下一个返回窗口。你不是在“飞行”,你是在穿越一个天文级的远距孤岛。



听到“6~9个月”你可能会觉得慢,那能不能用更强的火箭、更快的推进器来提速?理论上可以,现实中几乎做不到。

原因很简单:推进=燃料,燃料=重量,重量=更多燃料。这是火箭工程中著名的“质量悖论”:要飞得快,需要更多的推进能量,这意味着你要带更多推进系统,就会更重,而更重就需要更大的推进力,于是你需要更大的燃料,燃料更重,又需要更多燃料来推燃料……

这就成了一个越想快,越飞不动的死循环。



SpaceX的“星舰”为例,这是目前地球上最强的运载火箭之一,预计满载可将100吨以上的货物送往火星轨道,但这仍然远远不够支撑一个完整的载人任务。

更别提你还得考虑“回来”的事:返回地球的燃料、氧气、水、食物、备用设备、紧急支持系统……这些都得一块带上或在火星上“现场制造”,每多带一公斤,就意味着飞行时间和成本成倍上升。

所以,我们不是不想快,而是快不起



别以为“6个月太空飞行”只是长途旅行那么简单。在地球轨道上呆过半年以上的宇航员,身体都会出现一系列退化性变化,更别说跨越火星、脱离地球磁场、防护极差的深空环境

根据NASA和ESA的长期研究,人在太空中,身体会迅速退化。最明显的是:骨头开始“掉钙”。每个月骨密度下降1~2%,因为不需要承重,身体就自动开始“削减功能”。



紧接着是肌肉萎缩、心脏功能下降,血液分布失衡,容易头晕、失重、低血压。

还有就是眼球的变化。因为颅内压力变高,眼球会被轻微压扁,有些宇航员的视力永远没恢复。

别忘了更严重的太空辐射。地球有磁场帮我们挡住大部分宇宙射线,太空中没有。太阳风暴一来,宇航员暴露在几十倍剂量的辐射中,直接影响细胞、免疫、甚至DNA。



2015年,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在国际空间站驻留了340天,与他留在地球的双胞胎弟弟进行同步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他的染色体端粒、认知反应速度、基因表达、免疫系统都出现了显著变化,有些至今仍未完全恢复。

所以,飞去火星,并不是“长一点的航班”,而是一次逼近人类生理极限的远征挑战

即便如此,那为什么我们仍然要去火星探索呢?因为火星,可能是人类唯一的备份星球



它是太阳系中最像地球的星球:有昼夜、有四季、有极地冰盖、有古河道痕迹、有地壳运动。科学家甚至认为火星曾经拥有液态水,可能孕育过生命。

而人类的太空探索,从来不只是“科学好奇”。它更像是一场保险:一旦地球发生不可逆的灾难(比如核战争、气候崩溃、小行星撞击),我们还有第二张门票。



目前,NASA计划在2030年代中期实现载人火星任务,项目代号“Artemis后续计划”,预计投入高达数千亿美元。他们的策略是先在月球建基地,作为“火星中转站”。

SpaceX的马斯克则另辟蹊径,提出用Starship超重型火箭,直接从地球起飞、直奔火星。他曾公开表示:“我希望自己能死在火星上——但不是在撞击中。”他的时间表更激进,甚至预言2029年前后就可能首次载人试飞。



而中国航天,也在默默推进。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后,中国官方首次提出“2040年前后载人登陆火星”的构想。相比美方激进,中国更稳:先搞清火星地质、气候、生存条件,再考虑人过去。

三种路径,美国强调“月球跳板”,SpaceX追求“直接飞越”,中国坚持“稳扎稳打”。谁先到火星?看的是谁能先解决“钱、命、技术”这三道关。



在我看来,我们这一代人,极可能会在有生之年,看到第一个地球人踏上火星。也许是马斯克的Starship,也许是中国航天的长征,也许是NASA。

但不管是谁先迈出这一步,都意味着我们走出地球这个圈子,真正跨入了星际文明。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深圳湾部分区域临时管控!最新通告

深圳湾部分区域临时管控!最新通告

深圳晚报
2025-11-10 23:47:00
新婚夫妻遭恶魔折磨凌辱致死,法医:新娘盆骨轻轻一碰就碎

新婚夫妻遭恶魔折磨凌辱致死,法医:新娘盆骨轻轻一碰就碎

史记趣闻
2025-11-07 19:57:06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降压药,这5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中风风险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降压药,这5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中风风险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07 23:58:06
韩媒取笑通背拳赵鸿刚,讥讽:这种有两千年历史的拳种起源于猴戏

韩媒取笑通背拳赵鸿刚,讥讽:这种有两千年历史的拳种起源于猴戏

杨华评论
2025-11-10 16:54:59
视频丨‌打破技术壁垒 年轻团队破茧国产机器人灵巧手

视频丨‌打破技术壁垒 年轻团队破茧国产机器人灵巧手

国际在线
2025-11-10 10:13:48
“抄袭中国”20多年,卢旺达正走向巅峰,西方国家为啥坐不住了?

“抄袭中国”20多年,卢旺达正走向巅峰,西方国家为啥坐不住了?

丹宝说文史
2023-11-16 18:43:21
这5种食物千万别买!里边常加硼砂,商家从来不吃,很多人天天买

这5种食物千万别买!里边常加硼砂,商家从来不吃,很多人天天买

阿莱美食汇
2025-11-01 08:22:49
持"黑人智商低于白人"观点的“DNA之父”辞世 生前被剥夺所有荣誉

持"黑人智商低于白人"观点的“DNA之父”辞世 生前被剥夺所有荣誉

深度报
2025-11-09 22:53:16
民调显示:台民众乐见赖清德被称“莱尔校长”

民调显示:台民众乐见赖清德被称“莱尔校长”

参考消息
2025-11-10 14:03:06
苹果闷声发大财,iPhone 17系列国内销量太恐怖

苹果闷声发大财,iPhone 17系列国内销量太恐怖

科技锋说
2025-11-09 06:37:59
库兹娃:莱巴拒绝合影让人肃然起敬,她代表别国对俄球迷是种伤害

库兹娃:莱巴拒绝合影让人肃然起敬,她代表别国对俄球迷是种伤害

网球之家
2025-11-10 22:36:47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霹雳炮
2025-10-17 21:31:29
熬过低谷!11月财运重临巅峰的3个生肖,咸鱼翻身,变得有钱!

熬过低谷!11月财运重临巅峰的3个生肖,咸鱼翻身,变得有钱!

毅谈生肖
2025-11-09 14:26:22
母亲将遗产1000万全给儿子,女儿毫无怨言,80大寿当天她却沉默了

母亲将遗产1000万全给儿子,女儿毫无怨言,80大寿当天她却沉默了

今天说故事
2025-07-16 17:50:40
美国在国民党豢养的鹰犬终于出动了,不仅卖台还疯狂攻击大陆

美国在国民党豢养的鹰犬终于出动了,不仅卖台还疯狂攻击大陆

时间最美的安排
2025-09-17 23:53:52
杨鸣:我们是平均年龄最大的球队,广东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杨鸣:我们是平均年龄最大的球队,广东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懂球帝
2025-11-10 23:35:05
英特尔紧急追查!华裔被裁员工窃取绝密文件跑路,玩失踪!

英特尔紧急追查!华裔被裁员工窃取绝密文件跑路,玩失踪!

EETOP半导体社区
2025-11-10 09:14:49
横行霸道3年,臭名昭著的杜大妈落网后,天津人的噩梦终于结束

横行霸道3年,臭名昭著的杜大妈落网后,天津人的噩梦终于结束

云舟史策
2025-09-16 07:45:27
重庆又火了,两江新区变行政区,高德真快,成都天府能跟上吗?

重庆又火了,两江新区变行政区,高德真快,成都天府能跟上吗?

科学发掘
2025-11-10 12:14:26
很多曾经体面的工作,如今都不再体面了

很多曾经体面的工作,如今都不再体面了

微微热评
2025-10-28 00:21:45
2025-11-11 02:51:00
半解智士 incentive-icons
半解智士
探索大千世界,知识永无止境
599文章数 2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家居
房产
健康
教育
时尚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传说中的“死亡211”,你的目标院校在里面么?

女人过了40岁穿衣别老气横秋,看看这些日系穿搭,得体又显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