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健康防护提升
11月,秋冬交替,气温骤降,人们室内活动增多,通风减少,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肥城市疾控中心发布11月健康防护提示,提醒广大群众筑牢健康防护屏障。
![]()
01
呼吸道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常见症状有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疲劳乏力、咳嗽、流涕等。
2.流行性腮腺炎:常见于4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张口或咀嚼时腮腺部位疼痛,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3.水痘: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易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引起暴发或流行。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随后皮肤分批出现斑疹、丘疹、水疱,伴有明显瘙痒,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预防要点: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
3.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加强环境卫生和教室的通风消毒,落实晨午检、病因追踪、疫情报告等各项防控措施。
02
肠道传染病
1.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水、物品或气溶胶传播,学校和托幼机构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2.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症状有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散在皮疹或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预防要点:
1.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尤其是在接触公共设施后、饭前便后及外出回家后应及时洗净双手。
2.定期通风消毒,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和消毒儿童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玩具、餐具、门把手等,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3.及时带孩子接种疫苗。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以及重症的发生。
4.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如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带病上学。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玩耍。
03
人畜共患病——狂犬病
恐水、恐风是特殊症状,典型患者见水、闻流水声、饮水或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的咽喉肌痉挛。一旦发病,病死率为100%。
预防要点:
1.外出旅游时不要随便投喂路边野狗、野猫。
2.家养宠物,文明养宠,外出使用牵引绳,定期为犬只注射兽用狂犬疫苗。
3.被狗、猫咬伤、抓伤后,要及时到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进行伤口处置并接种疫苗。
04
非职业性一氧化塘中毒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多发生在冬季,尤其在使用煤炉、燃气热水器、炭火取暖等场景下,因通风不良导致一氧化碳蓄积,易造成中毒,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轻度中毒以脑缺氧为主要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还会表现出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脉搏加快、意识模糊等,需要立即就医;重度中毒患者会陷入昏迷状态,伴有抽搐、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严重表现。
预防要点:
1.保持空气流通,室内使用煤炉、炭火取暖或烹饪时,务必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密闭空间停留。
2.规范使用取暖设备,定期对燃气灶、燃气热水器等进行检修,建议在卧室附近和厨房等区域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3.出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恶心呕吐、反应迟钝等症状,应尽快离开可能含有一氧化碳的环境,并及时就医。
投稿地址:fcjsx04@163.com
编辑审核: 肥城市卫生健康宣教中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