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看张雪峰复出后反复横跳,我说点憋很久的真相!

0
分享至

没想到只经过了短短一个月,张雪峰就解封了。

这次他在直播中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弯。有家长问到文科的前景,他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又列举了许多文科能干的工作,“编剧、文案、销售,太多了说不过来。”



这个转变让网友猝不及防,有的网友不买账了。

特别是那些曾经听他的建议选择专业的学生说起了自己的“辛酸”:

上了大学后,专业一年比一年凉,等到毕业,这个专业已经相当冷门。



其实这个事情挺值得讨论的,如果就想给孩子找个好专业保底,现在前景好的专业再过五年

还是好专业吗?

看来要选好专业,不光需要了解现在的热门行业,更要学会往后再看几年。

我想到一部叫做《洞察:人才战争》韩国纪录片。

纪录片本来突出的是中国孩子和韩国孩子择业观上的差别,中国孩子以当工程师为荣,韩国孩子则是从小就立志成为医生。



图片来源@“youtube海外智慧精选”

人们择业观改变的原因是社会资源的倾斜。比如最显眼的,现阶段,韩国医生的工资是工程师的三倍,而中国正好相反。

这部片子播出后在韩国引起了很大反响,韩国各界都觉得不做出改变,韩国的衰落就成定局。毕竟发展靠的是科技,而不是整形医生。

不管是从拓展自我认知,还是帮孩子做未来规划方面来看,这部片子都有很大的启发。

01

为科技发狂的中国

先来看看我们国家的情况。制作组相当给力地采访到了姚期智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实验班姚班创始人),还有王孟秋、王兴兴等科技公司的创始人。

纪录片中率先出场的是一个浙江的中产家庭。

小郑一家是典型的“鸡娃”家庭,爸妈为了小郑接受好的教育,专门买了学区房。

在生活中,爸妈用科学填充了小郑看到和听到的一切。吃饭时看航天新闻,课余时间学编程,参加相关比赛。

在爸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还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小郑同学已经把成为工程师当成了自己的目标。

当然,爸妈对孩子的目标很是满意,也很骄傲。



图片来源@“youtube海外智慧精选”

为什么爸妈要极力引导孩子爱上科学呢?纪录片归因到社会各界对科学的重视上。

今年,杭州出现了deepseek、云深处、宇树等在全球引发关注的公司。这些公司集中出现在杭州,不是偶然。

纪录片分别采访了浙大刚刚毕业的学生和毕业许多年的老学长。发现他们的点子不仅得到了珍视,还得到了实打实的投资。

张伟(音译)是刚要毕业的大学生,他就可以拿着自己的想法跟方案去找投资人对谈。



图片来源@“youtube海外智慧精选”

李浩翔(音译)毕业已有十多年。他本来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但因为点子被投资人看中,得到了一大笔钱用于创业。

现在他研发出来的ai眼镜已经远销海外,年薪已经是百万级。



图片来源@“youtube海外智慧精选”

除了民间的创业氛围浓厚外,国jia也在下一盘大棋。

姚期智曾获得图灵奖,在mit、斯坦福的等美国顶尖大学任教,于04年应政府邀请回国。

他在纪录片中说:“那时我们对国外的研究前沿还摸不太清楚,开放时期,有大批国外商业、科技机构会进入中国,如果不能及时有自己的能力,那15年后......”



所以,我们国家对高科技领域很早就做了打算。

比如开设姚班,培养顶级的人才。韩国专家解释这个模式时感觉语气还是有点羡慕的:

“这位权威学者直接培养刚入学的19、20岁学生,和培养博士生的方式一样。这些学生会按照国家希望的方向发展。”



比如拿出诚意,让行业内的“大佬”得到满意的待遇和尊重。

纪录片中出现的韩国有名学者几乎都受到过我国邀请。不仅保证他们来我国做研究有研究经费,还有良好的物质回报,让他们得到社会的尊重。

有为教授在听到“你可以带2000名博士”时,都震惊了。



超材料领域的权威人物李英培退休后,被复旦“挖”来做研究了。

复旦给提供了研究室和五星级酒店作为住所。他感慨说,“如果在韩国,现在可能在乡下种花吧。”



当然,好的待遇也将不少青年人才吸引回国。比如零零科技创始人王孟秋在斯坦福大学读完博士后,选择了回国。

在他看来:“现在中国的创业环境并不输给美国,非常的开放,有非常多的资源。”

也因此:“现在是中国创造不是中国制造。 ”

教育、环境、资源、政策都在托举,没有回响才怪吧。



02

韩国为了医生狂

再来看看韩国情况。他们和我们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对比,我们这在大力发展科技,而他们的共识是:

“工科不行,去了靠什么吃饭。”
“比起去工科,找个稳定的工作似乎更好。”

纪录片中有一位状元,他以高考满分的成绩选择了工科,马上成了社会热门话题。

因为在他们看来,高分去工科完全是浪费分数,“学习好,就应该去报医学院”。



在这,得先介绍一下为什么韩国考生对医学院这么向往。

韩国的医疗体系和我们不一样,他们那里私立医院居多,而医生是不够用的,所以工资非常高,收入大概是工程师的三倍。

之所以薪资高,是因为他们有行业壁垒。曾经,他们也试图扩大医学生的招生,不过此举却引起了医生行业大罢工。所以医生依然是稀缺资源。

经历过经济危机的一代人,还羡慕医生不需要担心失业的稳定性。

高薪、稳定,医学院自然就成了韩国的香饽饽。



不少韩国家庭从孩子刚出生,就在做好了把娃送进医学院的打算。

在入学前,家长就会带孩子去做智力测试,测试结果将用于判断适不适合送去特训班。



不少学生从小学就把进入医学院当成目标:

贤正从四年级开始上以医学院为目标的数学培训班,五年级时她已经在学习初一的数学。

按照机构的安排,小学六年级前完成初中数学,初中时完成高中数学。高考前几乎要复习十遍。



高三的珉奎也是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做准备,为了应对升学,他利用了大峙洞的自习室。外出、睡觉都由自习室管理,如果不按时间行动,就会立刻联系父母。



学生不仅要卷同年级的人,还要跟往届生卷。

据统计,去年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的理科定期招生中有43%的合格生放弃了注册,其中有非常多的人是为了进医学院而复读。

今年的医学院新生中10人中6人是N次考生。其中包括复读的、休学的,还有已经参加工作的。

这竞争程度,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状态。



而相应的,就是科技方面的人才大量流失。首尔大学工学院的院长表示,近五年,退学的人数已经达到一百人以上。

就算学生对科技感兴趣,家长也会催着他回家复读。学生们调侃“一个学期结束后,同学突然消失了。”

韩国一流的人才都流向了医学院。



0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看到这样鲜明的对比,也难怪韩国人会慌了。产生这样的变化固然值得骄傲,不过,我更想说说这里边带给我最大的触动和启发。

纪录片里放了一段老录像,泛黄的画面中两个青年科学家意气风发,在高速上用一辆皮卡车测试无人驾驶。那时他们眼中全是对未来的笃定。



韩国在科技快速发展的阶段,科技也是大热门,历史上也出现过工科挤破头的场面。还出现了“汉江奇迹”。

有今天的变化,恐怕也是韩国老一辈科技人才没有预料到的。

得知研究预算被一步一步削减,上边文章就提到的来复旦当教授的李英培气愤地说:“当时真要气死了。”



引起变化的因素有非常多,全球的经济变化、人才流向单一领域造成人才过剩、科研遇到瓶颈等,都有可能造成一个行业的衰退。

要摸准时代的脉搏实在太不容易了。不过,我却在纪录片中看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

在人人都唱衰工科的韩国,还是有一批纯凭喜好投身科技的学生。

他们做出选择的原因很打动我:

“为了全世界的人能从口袋中拿出一个我发明的东西”

“为了帮助那些生活不便利的人。”

“因为帮瘫痪的人站了起来,换来了非常大的情感回报。”



有这样的信念加持,肯定能跟自己选择的专业擦出火光。能收获的成就感,也会比以挣钱为初心多的多。

现阶段真正考验爸妈的,我想并不是一味的追求“把握住风口”和寻找捷径,而是如何让孩子拥有内驱力,让他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并且甘愿在自己的选择中尽情燃烧自己的才华。

这个时代容得下形形色色的人。

大家是怎么看待专业选择的?在评论区聊聊哦~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表面上是有钱人,实际全是伪豪门,求求这5个男人别再装了

表面上是有钱人,实际全是伪豪门,求求这5个男人别再装了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0-22 00:22:04
山姆新产品图被吐槽像电商牛皮癣广告,前天猫高管成新总裁后会员气得投诉「一股阿里味」?

山姆新产品图被吐槽像电商牛皮癣广告,前天猫高管成新总裁后会员气得投诉「一股阿里味」?

Vista氢商业
2025-11-04 14:36:18
英超代表观战U15联赛后评价:中国球员纪律性强;教练需把决策权交给球员

英超代表观战U15联赛后评价:中国球员纪律性强;教练需把决策权交给球员

懂球帝
2025-11-06 12:41:12
大反转?穆里尼奥或执教狼队!法国传奇力挺:他能救保级队

大反转?穆里尼奥或执教狼队!法国传奇力挺:他能救保级队

澜归序
2025-11-06 12:38:13
美防长刚和中国谈完就搞小动作!拉拢印度越南组建反华包围圈

美防长刚和中国谈完就搞小动作!拉拢印度越南组建反华包围圈

墨羽怪谈
2025-11-05 22:06:03
河南穷小伙娶大10岁上海富婆,富婆患癌后剃了光头,他却不离不弃

河南穷小伙娶大10岁上海富婆,富婆患癌后剃了光头,他却不离不弃

阿芒娱乐说
2025-10-27 01:50:10
演都不演了!王传君获封影帝不到24小时,令人恶心的一幕就发生了

演都不演了!王传君获封影帝不到24小时,令人恶心的一幕就发生了

丁丁鲤史纪
2025-11-06 15:09:58
金字塔仓位法则:用50%的资金买入,当价格上涨10%,再加30%仓!

金字塔仓位法则:用50%的资金买入,当价格上涨10%,再加30%仓!

一方聊市
2025-11-05 13:25:38
来的真快,安世第二波报复开始,荷兰切断供应链,中方以1挑27国

来的真快,安世第二波报复开始,荷兰切断供应链,中方以1挑27国

生活新鲜市
2025-11-06 02:28:48
睡完首富睡总统:从厂妹到顶级名媛,靠男人捞到268亿,她凭啥?

睡完首富睡总统:从厂妹到顶级名媛,靠男人捞到268亿,她凭啥?

访史
2025-10-25 20:01:18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孙镇平调任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孙镇平调任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

澎湃新闻
2025-11-05 16:08:27
华为Mate70Air真机上手,把我彻底征服了!

华为Mate70Air真机上手,把我彻底征服了!

3C毒物
2025-11-06 00:07:33
汽车年检的寒冬要来了?有检测公司一天都接不了几单,越来越卷了

汽车年检的寒冬要来了?有检测公司一天都接不了几单,越来越卷了

星河也灿烂
2025-11-06 10:27:51
夏朝到底存不存在?上个世纪,胡适提出了一条简单的验证办法

夏朝到底存不存在?上个世纪,胡适提出了一条简单的验证办法

小豫讲故事
2025-10-29 06:00:06
六年豪门梦碎,郭碧婷清空社交重新开始,向佐500万债务曝光!

六年豪门梦碎,郭碧婷清空社交重新开始,向佐500万债务曝光!

张麻子讲电影
2025-09-30 19:19:21
白百何还原争奖真相,指责导演带头搞孤立,网友要求给王传君道歉

白百何还原争奖真相,指责导演带头搞孤立,网友要求给王传君道歉

萌神木木
2025-11-06 20:00:35
4分惜败!鞠维松束手无策,李祥波22+8尽力了,王岚钦错失关键3分

4分惜败!鞠维松束手无策,李祥波22+8尽力了,王岚钦错失关键3分

萌兰聊个球
2025-11-06 21:46:42
CCTV5直播!王楚钦男单、男团大战樊振东!王曼昱遭遇陈梦!全运会签表出炉!

CCTV5直播!王楚钦男单、男团大战樊振东!王曼昱遭遇陈梦!全运会签表出炉!

好乒乓
2025-11-06 12:56:13
哈登情绪失控!因伦纳德“阴阳合同”怒砸更衣室,或交易回火箭

哈登情绪失控!因伦纳德“阴阳合同”怒砸更衣室,或交易回火箭

体坛黑馬
2025-11-04 18:23:05
刁难周迅,对马伊琍放狠话,9次试管失败,59岁的她凭什么那么火

刁难周迅,对马伊琍放狠话,9次试管失败,59岁的她凭什么那么火

人间颂
2025-11-05 12:08:04
2025-11-07 00:56:49
妈咪OK
妈咪OK
受高知妈妈欢迎的原创育儿号
1125文章数 66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头条要闻

有报道称特朗普要求中方释放黎智英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有报道称特朗普要求中方释放黎智英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数码
房产
游戏
本地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苹果Apple TV全新开场动画幕后:相机结合玻璃Logo实拍

房产要闻

锚定居住新趋势!广佛新世界重构湾区“理想生活投资学”

珍惜PS4会免!明年将大幅减少数量 只偶尔提供给PS+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