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年,卢旺达几乎成了 “世界的噩梦”,短短几个月街头巷尾血流成河,百万人在族群仇恨中倒下,很多人觉得这个国家已经完了,谁也救不回来。
但偏偏有一个人,从战火和流亡中走了出来,把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重新拼了回去,还带着它一路跑进了 “非洲模范生” 的行列,他就是保罗・卡加梅。
![]()
2003 年,46 岁的他第一次站在总统的位置上,此后接连连任至今已 20 多年。他把卢旺达从悲剧的废墟中拉起来,撑起了一个让人刮目相看的国家。
他的执政方式也不时引发外界争议,有人说他是救国英雄,有人说他是强人总统。他到底是谁?他靠什么让国家改变?
苦日子里练出来的狠角色
要说卡加梅的故事,得从他小时候讲起,他从小就吃尽了苦头,1959 年,卢旺达发生政治动荡,他和家人被迫逃到邻国乌干达,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回过家。那时候的他们,只能住在难民营里,吃的差,穿的破,连上学都得靠走十几公里的山路去换来。
![]()
他从小就明白一点:这个世界对他并不公平,图西族的身份像个标签,时时刻刻提醒他 “你是外人”。他曾想当飞行员,结果因为出身被拒之门外。这些事在别人可能是打击,在他却成了一种推动力。
到了青少年时期他直接投身战场,他加入了乌干达的反政府武装,天天在丛林里摸爬滚打,练出来一身打仗的本事。别人被打怕了,他越打越沉稳,慢慢地他从一个普通士兵,变成了能带兵打仗的指挥官。
那时候,他已经学会了怎么在动荡中活下来,还要带着别人一起活下去。1987 年,他干脆和一帮同样流亡的卢旺达人组建了武装组织,目标很明确:回国,把属于他们的东西拿回来。
![]()
1990 年,他们开始行动,结果一上来就吃了败仗,队伍元气大伤,领导人也死了。这个时候,卡加梅接过指挥棒,开始换打法。他不再硬碰硬,而是靠游击策略慢慢消耗敌人,靠着这股子韧劲,他一步步把局势稳了下来。
这些年他的意志、判断力和责任感也在这些挑战中被打磨得越来越硬。他一步一脚印,把自己从难民营里走成了能带兵、能布局的骨干人物。
从死地里拉回来的国家
1994 年,卢旺达彻底陷入了地狱式的混乱,族群仇恨爆发得像山洪一样,到处都在杀人,这个时候,卡加梅带着队伍杀了回来一边打仗,一边控制局面,最后成功把基加利拿下,结束了内战。
战争结束后,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全国上下家破人亡,信任崩塌,种族之间的仇恨这些都无法泯灭。
![]()
很多人以为他会趁势把权力一把抓但他没那么做,1994 年 7 月,他领导的卢旺达爱国阵线组建民族团结政府,安排胡图族政治人物巴斯德・比齐蒙古担任总统,自己出任副总统兼国防部长,用实际行动传递 “不是来统治谁,而是来一起重新开始” 的信号。
当时他直接把身份证上的族群标签取消了,谁都不许再自称 “图西” 或 “胡图”,统统叫 “卢旺达人”。这种做法要冒很大风险,因为你不是在改个名字,而是在动一个国家最深的伤口。他知道,如果这个国家还想往前走,那就不能再让族群问题绑着走。
![]()
为了让社会恢复正常,他还推动了一种传统法庭制度“加卡卡” 民间法庭,犯错的人可以当众认罪,说出真相,争取宽大处理。听起来不正规,但在那个时候,这种方式反而更容易让人释怀。毕竟,仇恨不是靠监狱能消除的,得靠人心的松动。
他还主张重新讲历史,为了让人明白,卢旺达的族群矛盾不是天然就有的,而是殖民时代被人为种下的,这种讲法让大家看清问题的根子,从而走出死循环。
这些年他靠一套接一套的实招,把一个几乎完蛋的国家从废墟里拉了回来。
稳起来、富起来,也争议不断
等国家局势稳定下来,卡加梅开始把重心放在发展经济上,他上任后没有搞花架子而是一步步推改革、抓基础。以前卢旺达的经济几乎全靠农业撑着,产业单一,外资不敢来。
![]()
他就从营商环境下手,把制度门槛降低,让外面愿意来投资,他还大力发展科技、旅游,把国家往现代产业方向推。
他说得很清楚:“我们没有资源,就得靠人。” 所以他特别重视教育和医疗,推动免费义务教育从 9 年扩至 12 年,加强卫生建设,让老百姓的日子逐渐有了盼头。
在城市路修好了,电通了,治安也上去了,社会方面他也搞出了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像在性别平等这块,卢旺达的女性参政比例在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这可不是摆样子,而是实打实地让女性参与国家事务,对一个非洲国家来说,这样的转变不小。
![]()
不过,一路走来,卡加梅也没少被质疑。尤其是在连任这件事上,他的做法引来了不少争议。2015 年,他推动修宪,调整总统任期规定,之后又连任了几届。这种 “制度上的调整” 在国内支持声很高,但在外界眼里就显得有些不那么 “民主”。
还有人批评他对政坛空间控制得太紧,反对声音少,媒体自由也受限。卡加梅则认为,卢旺达的特殊情况不适合照搬别人的制度,他提倡的是一种 “以结果为导向” 的治理方式,意思很简单:只要国家向前走,老百姓生活变好,制度形式就不是最重要的。
这种观点在非洲不少国家都有市场,毕竟,对于很多刚从混乱中走出来的地方来说,“稳定” 是排在第一位的。卡加梅没说自己完美,他说得最多的,是 “责任” 和 “务实”。
![]()
可国家的运行过于依赖一个人,那这个人退下来之后怎么办?这是卡加梅模式面临的最大挑战。你可以说他是强人,但强人之后,怎么让制度接得上,这是所有盯着他看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留下的是奇迹,还是难题?
保罗・卡加梅做的是一个国家命运的总设计师,从一个躲在难民营里的孩子,到一个影响整个非洲格局的领导人,他带着卢旺达从混乱走向秩序,从被遗忘到被称赞,让这个国家重新有了自信,也有了方向。
![]()
无论外界怎么评价,他确实做到了很多人做不到的事。但他也留下了问题,长期执政、制度依赖、政治空间的压缩,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这个国家能在没有他的那一天,依然稳住节奏、继续发展,那他的传奇才算真正圆满。
信息来源:
浴血重生30年 卢旺达如何成为非洲“模范生”2024-07-23 09:24·海外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