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出“我不想上学了”,然后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昼夜颠倒,与手机为伴,拒绝与你沟通时,作为父母,你是否感觉天塌下来了?
那种无力、焦虑、愤怒和深深的自责,像潮水一样将你淹没。
你试过讲道理、发脾气、苦苦哀求,甚至切断网络,但换来的可能是更激烈的对抗,或是一扇永远敲不开的门。
![]()
请相信,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个阶段,是家庭的一场危机,但更是一个转机。
它逼迫我们停下脚步,重新审视我们的亲子关系和教育方式。
一个家庭,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核心条件,孩子哪怕暂时躺平,也绝对有能力再次站起来,甚至比以前更加坚韧和成熟。
条件一:完善的家庭系统支持
孩子之所以“躺平”,往往是因为他们在外部世界(学校、社交)中感受到了无法承受的压力、挫败和创伤。
家,本应是他们最后的避风港。
如果连这个避风港也充满了风雨,他们便无处可逃。
1. 父母的理解:
此时,父母最需要做的,不是想尽办法把孩子“推”回学校,而是先要把孩子“接住”。
这意味着,你需要从“问题的解决者”转变为“情绪的容器”。
孩子所有看似“不合理”的行为——沉迷手机、作息颠倒、拒绝沟通——背后都隐藏着深深的痛苦和无助。
手机是他的精神避难所,昼夜颠倒是他对混乱内心的外在呈现。
心理学上,这叫做“共情”。
不是同情,不是认可,而是尝试去理解他行为背后的感受:“孩子,你看起来真的很累,很痛苦。爸爸妈妈也许不能完全理解,但我们愿意试着去了解。”
当你把焦点从“他为什么不去上学”转移到“他正在经历什么”时,沟通的大门才有可能重新打开。
![]()
2. 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个孩子就像一株植物,家庭氛围就是土壤。
盐碱地里长不出健康的庄稼。
当家庭里充满了指责、冷战、焦虑和过高的期望时,孩子的心灵就会枯萎。
改善家庭氛围,不是要父母扮演“完美家长”,而是回归“真实的人”。
你可以坦诚地表达你的担忧,而不是用愤怒来掩饰;你可以承认你的无能为力,并邀请孩子一起面对:“妈妈看到你这样,也很担心和难过,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好不好?”
这种真诚的脆弱,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创造一个允许犯错、允许表达负面情绪、充满尊重和关爱的环境,是孩子能够重新积蓄能量的前提。
条件二:孩子的个人性格底色
1. 拥有一定程度的自制力,可以进行自我调节:
“躺平”并不是完全的无所事事,而可能是一种逃避或能量耗竭的表现。
拥有一定自制力的孩子,即使在低谷期,也能在父母的引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自我管理,比如按时吃饭,适当的活动,或者进行一些让他们感兴趣但不至于完全沉迷的事情。
![]()
2.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和需求:
“休学躺平”的根本原因,往往源于孩子对自我、对学习、对未来的迷茫,甚至是对自己的否定。
能够清晰认识到自身问题的孩子,才更有可能主动寻求改变。
请记住,这两个条件并非“门槛”,而是“方向”。
即使您的家庭现在不完全符合,但这恰恰是鱼和海教育可以为您提供的帮助。
我们致力于帮助家长构建完善的家庭系统支持,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孩子内在的成长力量。
三、鱼和海教育教您接住孩子的休学阶段
道理都懂,但做起来太难了。
情绪的漩涡、日常的琐碎、对未来的恐慌,常常会让家长陷入“知道却做不到”的困境。
做法一:从“裁判”到“队友”——重构亲子关系
我们指导您的第一步,往往是“停止做错的事”。
我们会通过专业的评估,帮助您看清家庭互动的模式。
比如,您是否陷入了“父母追-孩子逃”的恶性循环?
把“你到底什么时候去上学?”(施加压力)换成“我看你最近睡眠不好,是心里有什么事吗?需要我做什么吗?”(表达关心)
把“别再玩手机了!”(发布命令)换成“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手机使用约定,包括我和你,你觉得怎么样?”(邀请合作)
通过一次次这样的刻意练习,您会从孩子的“对立面”,站到他的“同一侧”。
关系通了,道理才会通。
![]()
做法二:制定“最小可行性”计划——重建生活秩序
我们不强求孩子立刻回到学校,那会引发二次创伤。
我们采用“小步快跑”的策略,从重建最基本的生活秩序开始。
线上指导的优势在这里凸显: 我们会与您同步,协助您为孩子制定一个“最小可行性”日课。
这个计划不是严苛的时间表,而是充满弹性的“脚手架”。
例如:
目标不是“早上7点起床”,而是“今天比昨天早起床15分钟”。
目标不是“学习8小时”,而是“我们一起做一顿晚饭”或“下楼散步10分钟”。
每完成一个微小的目标,都是一次成功的体验。
做法三:点燃内在动机——让孩子看到成长的光
“躺平”的背后,往往是孩子失去了成长的动力,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对未来感到迷茫。
接触不同领域的活动: 即使孩子表现出“躺平”的迹象,家长也可以提供接触新事物的机会,比如参加一些线上兴趣班、社区活动、博物馆参观等。
不要预设孩子的喜好: 孩子可能会对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物产生兴趣。
允许失败,关注过程: 重要的是让孩子去体验,去感受,而不是要求他们立刻精通。
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即使在“躺平”状态下,孩子也可能有一些隐藏的优点,比如观察力强、有耐心、有创造力等。

四、结语
孩子的休学躺平,是一场暴风雨,它摧毁了看似平静的假象,却也冲刷出了家庭关系中深埋的问题。
这既是挑战,更是家庭新生的契机。
接住这个阶段,需要的不是奇迹,而是正确的方法和持续的支持。
鱼和海教育,愿意成为您这份信任的承载者。
我们无法代替您去爱孩子,但我们可以教会您如何更懂爱,更会爱。
当您开始改变,您会发现,那个“躺平”的孩子,内心一直蕴含着向上的力量,他正在积蓄能量,准备在您的理解和接纳中,破土重生,更加茁壮。
此刻的暂停,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前行。
我们,陪您一起接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