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日,广西田东县作登瑶族乡陇那村驻村工作队积极汇报、主动对接,成功争取到后盾单位县政协的鼎力支持,及时解决了“千万工程”建设中水泥、石沙等物资短缺问题,并组织村民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清理村道路肩杂草、拓宽硬化路面,昔日杂草丛生的村道变得整洁畅通,坑洼不平的土路被平整结实的水泥路面取代,村庄的“颜值”与“气质”均得到同步提升,陇那村群众脸上洋溢着灿烂和幸福的笑容。
今年以来,田东县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际,以强化驻村工作队管理为突破口,通过优化人员配置、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培训指导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驻村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强化精准选配,打造高素质驻村队伍。选派一支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驻村工作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为此,田东县在人员选配上狠下功夫,在全县87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采取“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的方式,广泛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报名。同时,县委组织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对报名人员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明确选派干部能力与乡村振兴任务难易程度、派出单位职能与派驻村需求“两适应”的原则。通过“双向选择”机制,田东县共选派了201名熟悉农村工作、有专业特长的干部驻村。这些干部来自不同的领域,既有机关单位的“活字典”“政策通”,又有事业单位的农业技术人员,也有经济管理类人才,还有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以来,在全县共选派的201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中,年中考核合格率达100%,其中优秀占23%。这支队伍结构合理、能力匹配,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强化完善考核,激发驻村工作积极性。为了激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田东县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制定量化考核指标。考核内容涵盖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治理、民生改善等多个方面,确保考核工作全面、客观、公正。同时,该县将驻村成效与个人晋升、评优评先紧密挂钩,对表现优秀或连续驻村两轮以上的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在提拔任用、职级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工作热情和干事创业的冲劲,在驻村工作队伍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全县共有12名曾经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员得到提拔,36名得到职级晋升。这些优秀队员的脱颖而出,不仅为全县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其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树立了榜样。
强化业务培训,提升驻村工作能力。田东县高度重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培训工作,年初以来,先后在县委党校组织开展一期共有201名驻村工作队的培训班,全覆盖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进行业务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该县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实际需求,邀请市委党校专家学者、县委党校资深老师、单位业务型领导和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授课,传授农村工作方法、产业发展策略、乡村治理经验等。通过培训,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适应农村工作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的落实更加有效。学习期间,该县还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到百色廉政教育基地(田东)接受廉政教育,筑牢为民根基。
通过“三个强化”激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聚力乡村振兴强劲动能,田东县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发展方面,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县农业产值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协调各方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乡村治理方面,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为村“两委”完善村规民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此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还积极推动民生改善,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和支持。通过他们的努力,全县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李玉华、周章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