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闪车钥匙的成功,绝非单一技术的胜利,而是在一场全产业链协同共进的生态跃迁。
作 者 丨 宿艺
编 辑 丨 子淇
我们手中的车钥匙,正在经历一场全新的“体验革命”。
从物理开锁到远程遥控,从智能钥匙到数字钥匙,科技的跃迁,曾经一次又一次缩短用户与汽车的距离。
而现在,凭借更精定位、更低延迟、更稳连接、更高安全等综合优势,星闪NearLink数字车钥匙技术,再次重新定义数字车钥匙标准,已经成为智能汽车的“新标配”。
今年以来,包括赛力斯、江淮、上汽、北汽、奇瑞、东风猛士、阿维塔在内的10+主流车企,都在新车发布会上将“星闪车钥匙”作为了新车的一个核心卖点。从阿维塔07这样的主流车,到尊界S800这样的豪华车,都正以前所未有的共识,集体拥抱星闪。
10月22日,鸿蒙6.0系统正式发布。伴随鸿蒙生态向鸿蒙6.0升级,超过5000万台智能手机也将通过OTA升级“秒变”星闪车钥匙。
这意味着,一个加速规模化普及的“星闪时代”,已经全面到来。
汽车钥匙百年变革:
新时代呼唤“新物种”
回望百年汽车工业进化史,汽车钥匙的演化迭代,驱动了人车交互体验的不断升级。
从功能单一、安全门槛低、操作不够便捷的物理钥匙;到可实现远程信号控制,但精度低、稳定性差的红外遥控钥匙;再到引入空间感知技术,实现“人到车开”自然无感交互的智能钥匙;乃至通过手机、手表等随身终端,就可以解锁、启动和远程控制汽车的智能钥匙,每一次技术迭代,都让用户与汽车的交互,向着更便捷、更安全的方向不断迈进。
尤其是在智能网联加速发展背景下,数字钥匙的价值更已实现了质的飞跃——从单一的“开门工具”,升级为承载用户身份,连接智能座舱服务与智慧出行生态的重要载体与入口;从“高端选配”,升级为“新车标配”。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2025年1-8月,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数字钥匙交付量达788.5万套,同比增长31.62%。在2025款已上市新车型中,数字钥匙的配置比例更已突破76%。
然而,现有的技术方案因为各有局限,已经越来越难以支撑这一宏大愿景。
当前主流的数字车钥匙方案,主要依托蓝牙与UWB(超宽带)技术实现短距通信连接。
其中,蓝牙数字钥匙的功耗与成本更低,但信号不稳定、定位精度差、远距离测距能力不足,经常出现“罚站开不了门”“离车上不了锁”“乒乓效应”(车门在开与关之间反复横跳)等问题,严重影响用车体验。
而UWB虽然定位精度和安全性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但功耗与成本都居高不下,模组成本远远高于蓝牙,所以目前还主要应用于高端车型,市场规模小且增速慢。
问题在于,要让数字钥匙在规模化场景中长期稳定可用,它的通信体系必须在四个维度形成合力:低时延(靠近即响应)、高可靠(复杂环境下稳定判定)、低功耗(端侧与车端都可长期开启)、强安全(抗中继、可审计、可撤销)。
此外,还必须考虑多终端、多车型、多版本与多场景的一致性,构建可观测、可回归、可运维的闭环等诸多问题。
这意味着,面对数字钥匙的加速规模化普及,现有技术的这些短板,会在海量用户的高频使用场景中不断放大,持续影响用户体验,甚至威胁用车安全。
面向未来,汽车数字钥匙亟须一个更高精度、更快响应、更低能耗、更强安全的“新物种”,来终结现有的妥协与无奈,满足用户对更好体验的持续追求。
星闪,正是这一趋势下,应运而生的“天命人”。
更便捷,更安全:
数字车钥匙从“可用”变成“好用”
产业的痛点,正是创新者的机遇。
作为综合了蓝牙和UWB技术优点,同时拥有高精度、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综合优势的新一代短距通信技术,星闪为行业提供了面向未来的另一条可选路径。
相比蓝牙,星闪技术的精度更高、时延更低、体验更稳定流畅。引入了相位差和飞行时间TOF测距算法,实现分米级定位精度,比传统蓝牙提升5倍,解闭锁精准度提升6倍。配合多锚点定位与毫秒级时延,无论是信号错综复杂的地下车库、还是反射干扰严重的角度车位,都能精准识用户与汽车的位置与运动轨迹,让被用户长期诟病的“门前罚站”和“乒乓效应”成为历史。
相比UWB,星闪技术的功耗和成本也都显著更低。作为必须随时可用的“系统常驻能力”,车端主锚点常年待机不会过度消耗电瓶电量;设备端在后台默默守护也不影响手机和手表续航。
![]()
同时,星闪还在底层链路上构建了严密的端到端安全体系,通过双向认证与端到端加密,有效抵御虚假信号与窃听攻击,确保“车认准你,你也认准车”,给用户带来了满满的“安全感”。
汇总而言,星闪车钥匙对用户体验“铁三角”——精准便捷、安全可靠、低耗高效——进行了系统性重构,并筑牢了安全的基石,最终突破现有技术方案的“天花板”,真正实现了便捷、安全、成本“不可能三角”,以“心意相通”的流畅,让数字钥匙从“可用”变成了“好用”。
而面向未来,数字钥匙还在不断进化:从“APP功能”向“底层系统能力”深入;从单一人车交互向家庭共享、车队管理、智慧停车、车路协同等更丰富的协同场景延伸;甚至进一步向跨品牌、跨终端乃至“人车路云”共建一致性的标准与生态持续拓展。
而面向这些趋势,星闪也都已经率先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储备与生态协同。通过与终端平台、车机与云服务的配合,它将作为连接智能汽车、移动终端与智慧生活三大生态的核心枢纽与基础设施,深入服务智慧出行场景与开放产业协作,推动构建“人-车-家”无缝智慧生活,实现汽车通信从“连接”到“智联”的深层变革。
![]()
当然,对汽车数字钥匙来说,产业升级的方向不在于“谁取代谁”,而是以更好的工程组合,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对体验与安全合规的综合要求。
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星闪已经以更优的性能,为产业组合补齐生态拼图,凭借高精度、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的全面综合优势,更好地支撑数字钥匙的确定性体验,为行业和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均衡的工程解。
打造“人车交互底座”:
星闪车钥匙加速规模化
当前,星闪车钥匙正以超出想象的速度,快速迈入商用落地加速期。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统计,过去这半年来,星闪数字车钥匙的搭载量已接近50万套。
自今年3月,2025款问界M9搭载首批星闪数字钥匙量产上市开始,已有赛力斯、江淮、北汽、上汽、奇瑞、东风、广汽、阿维塔等多个品牌的新款问界M8、享界S9增程版、智界R7、尚界H5、东风猛士M817、阿维塔07等一大批新车型搭载了星闪数字钥匙。
![]()
接下来,伴随这些新车的交付规模放量,以及进一步搭载更多车型,星闪数字车钥匙的商用进程,有望实现更迅猛的爆发式增长。
更重要的是,星闪车钥匙的成功,绝非单一技术的胜利,而是在一场全产业链协同共进的生态跃迁。
作为中国主导研发的新一代短距通信技术,星闪技术产业从芯片、协议到应用,都构建了完整的全栈国产化能力,自主可控、成本控制与生态建设等方面均具备显著优势。这也是继5G之后,中国再次技术研发、产业落地和标准定义的全流程主导,实现又一个关键通信领域的全球引领,也将助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获得更大的全球产业话语权。
![]()
目前,参与星闪数字车钥匙标准制定和生态建设的企业已超过70家,从芯片、主机与终端厂商到Tier 1和Tier 2,全产业链均在集中发力,推动星闪车钥匙的规模商业化。
10月17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V)上,中汽中心联合国际星闪联盟共同发布了《基于星闪短距通信技术的汽车数字钥匙蓝皮书》。该蓝皮书为星闪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了权威的技术指引与测试验证指导,推动星闪车钥匙加速迈向国家标准。
10月21日,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现场,远峰科技、银基科技、埃泰克、握奇、延锋、重庆集诚等多家主流方案商均已推出星闪车钥匙模组,充分说明星闪技术方案已经全面成熟,并成为行业最热门的主流趋势。
10月22日,华为正式发布鸿蒙操作系统6(HarmonyOS 6),通过星闪技术实现无感连接体验升级。通过融合HMAF框架与升级的星闪技术,HarmonyOS 6将跨设备交互时延压缩至8毫秒,较上代提升70%,突破了近场通信10毫秒的物理极限。
与此同时,鸿蒙生态中现有多款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诸多智能终端设备,均可通过升级至鸿蒙6.0系统,激活星闪车钥匙功能。这意味着将有超过5000万台智能手机通过OTA升级“秒变”星闪车钥匙。这个规模庞大的用户入口,将加速推动车企向星闪车钥匙方案切换。
而面向未来,将于2026年推出的星闪车钥匙2.0方案,也将实现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与1.0相比,星闪车钥匙2.0可实现测距刷新率5倍提升、查找距离50%提升、测距精准度20%提升,从而进一步刷新数字车钥匙的用户体验天花板。
从商用加速放量,关键标准落地、供应商集中推新,生态入口爆发,到技术创新升级,这一系列的进展充分表明,星闪数字车钥匙已经形成了技术、生态与市场的三重共振,加速驶向规模商用的快车道。
值得注意的是,星闪作为一个具有综合优势的新型无线通信技术,其应用场景远远不限于汽车数字钥匙。
自2020年成立以来,国际星闪联盟已汇聚1200家合作伙伴,涵盖芯片、终端、汽车电子、工业等领域,终端应用广泛覆盖了智能家居、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工业控制等各个领域。
这意味着,伴随星闪车钥匙的进一步规模商用,以智能汽车这个“超级终端”为重要支点,星闪将依托低时延、大带宽、精定位、高可靠的连接能力,构建起跨终端、跨场景的“万物互联底座”,加快推动整个星闪生态在更多垂直领域的产业化进程。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如今,当我们仰望科技星空,星闪产业链上的无数中国企业正如群星闪烁,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协同,编织起一张通往未来的产业星河。
当星闪数字钥匙在千万用户的指尖绽放光芒,我们见证的不仅是一把钥匙的形态变迁,一个有力的时代宣言:以中国智慧,重新定义连接边界,以中国创新,引领万物互联时代的产业变革。
「壹观察」创始人宿艺
原搜狐科技通信主编
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搜狐搜索「壹观察」
百家号、微博、抖音搜索「宿艺」关注更多
丨智能硬件丨通信丨新零售丨人工智能丨
丨智联网汽车丨智能家居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