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乐山发布
内容版权归原创所有,向原创致敬,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植物分类学报》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JSE)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葛德燕团队 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在乐山马边发现了我国第九种鼬,该物种是我国自1992年发现缺齿伶鼬后新发现的食肉目鼬科动物物种。
![]()
图. 马边鼬
Mustela mopbiesp. nov. A: 生境照。 B:皮张照。 C:头骨照。 D:13个蛋白编码蛋白串联构建的鼬属系统发育树。 E:从左到右依次是在CYTB,四个核基因串联以及全基因组单拷贝基因的系统发育树中M. mopbie 与近缘种的位置关系 。(图片来源于 JSystematicsEvolution微信公众号 ) 2024 年 7~8 月,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西华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组成的联合考察团队在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小型兽类生物多样性调查时采集到了三只鼬属物种的标本。这些标本在外观上与黄腹鼬( M. kathiah )较为接近,但在体重,尾长与尾部形态等性状与黄腹鼬存在显著差异。团队通过整合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和形态的综合分析,确定其为一新物种,并根据发现地马边彝语的拉丁名,将其命名为 — 马边鼬 Mustela mopbie 。
据了解,由于鼬属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它们被认为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哨兵物种”。目前,中国境内已知分布的鼬属物种共有8种,它们栖息于森林、草原、灌丛等多种生境,在维持啮齿类种群平衡和生态系统健康中扮演关键角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