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市早苗鼓吹出兵台海,支持率却高达82%,我们要做好最坏打算

0
分享至



高市早苗说日本要准备“出兵台海”,她的这番话不仅没有在日本国内掀起反对浪潮,反而得到了压倒性支持。

根据最新一份民调,她的支持率高达82%,而她的外交政策支持率甚至更高,达到83%。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不是孤注一掷。台海问题本是中国的内政,但如今却被一个远在东海的日本政客高调“接管”,背后的信号不容小觑。

当日本主流民意已经接受“出兵台海”是一种选项,我们就必须摒弃幻想,正视现实。过去中日关系时松时紧,但如今的局面已经不是几句话可以应付得了的。



82%的支持率

高市早苗的民调数字惊人,但更惊人的是她支持率的构成。

根据《每日新闻》与NHK的联合调查,83%的受访者表示“认可她在对外政策上的表现”,其中以30岁以下年轻人和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追求“国家自信”,老年人怀念“强势日本”,两者的心理在高市身上找到了交集。

更有意思的是,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支持“进一步增加军费”,理由是为了应对“周边国家的不稳定因素”。这种观点在过去的日本社会属于边缘意见,但如今却成了主流声音。高市的强硬,不再被视为“危险”,而是被包装成“领导力”。

这不是简单的民粹主义,而是一种被长期引导后的舆论形态。从安倍晋三时代开始,日本政府就在逐步“正常化”军事角色。



比如:

2015年通过安保法案,允许集体自卫权;
2022年提出“防卫预算翻倍”计划;
2024年在《防卫白皮书》中首次明确提及“台海冲突”对日本安全的影响;

这些政策逐步降低了公众对“出兵”这类说法的敏感度。高市不过是把这些潜移默化的变化,一次性“明说”了出来。

她支持率高的背后,是日本社会长期在安全议题上的“习惯性右转”。而这种右转不是靠政客洗脑,而是靠媒体、教材、政策、国际局势共同塑造的结果。如今这股风已经形成旋涡,高市不过是顺风而行。

中国强硬表态,被日本视作“选举加分项”

高市早苗的“出兵台海”言论一出,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做了严正回应,指出这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严重挑战,并警告日本不要玩火自焚。



随后,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更是罕见地用日语发出警告,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类说法是“选择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这些表态毫无疑问是必要的,也是有力的。但从日本国内的反应来看,这些话并没有起到“劝退”的作用,反而在右翼政客和媒体中引发了更高声量的“反制”。

日本一些主流媒体甚至将高市的表态称为“新时代的外交魄力”,认为她是在“摆脱对中依赖”。

这就出现了一个危险的循环:中国越强硬,日本国内越认为“中国威胁”确实存在,从而更支持高市的对华强硬路线。换句话说,中国的批评没有成为高市的“政治负担”,反而被她团队当作“加分项”来使用。

更令人担忧的是,像这样的舆论逻辑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钓鱼岛争议、香港问题、新疆议题等多个方向上,日本媒体早已形成了“中方越反对,越说明我们说对了”的一套话术。这种话术虽然荒谬,但在选举政治中却极其有效。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高市早苗在面对中方反应时,反而变本加厉地强调:“我说的是最坏情况的准备,不是挑衅。”

她没有撤回言论,不是因为她不在乎中日关系,而是因为她知道,在当前的日本选民眼里,这种姿态才是合格的“国家领导人”。

日本长线右转

高市早苗成为日本首相,对于熟悉日本政治的人来说,并不意外。她在自民党内部是典型的“清和会”右翼代表,立场一贯鲜明。

支持修宪、主张军事扩张、在对华问题上态度强硬,这些标签她从政以来就没摘过。但让人警惕的是,她并不是靠“温和妥协”走上权力巅峰的,而是靠一次次释放强硬信号获得支持。

她的上台并非“黑马逆袭”。事实上,在石破茂内阁支持率跌至谷底后,自民党急需一个能稳定人心、提振民意的新领导。



高市在党内初选中迅速获得右翼派系的力挺,媒体也借助她的“女首相”身份制造焦点。而她本人则毫不掩饰自己的基本盘——就是要在安全、外交、国家认同这些议题上“硬起来”。

更关键的是,她并没有在上任后“回归中庸”,反而将竞选时的强硬立场原封不动地搬进了政策层面。

她公开表示,台海问题已经不是“遥远的地区冲突”,而是“日本生存环境的核心问题”。这不是简单表态,而是政策预演。

日本民众为什么接受这种说法?从2012年钓鱼岛争议爆发到近年来中美对抗升级,日本社会对“中国威胁论”的接受度一直在上升。高市不过是把这种情绪推向了制度层面。她的外交安全政策,正是日本社会右倾化的结果,而非制造者。

认清现实,比幻想和平更重要



高市早苗的成功,标志着日本右翼政治的全面进入执政核心。她不是一个“意外”,而是日本政治生态变化的自然结果。从她身上,我们该看见的不是一个政客的个性,而是一个国家的战略倾向。

过去,中国在处理中日关系时,一直抱有“理性回归”的期待。认为日本虽然偶有偏激政客,但大体上仍会在中日经济合作、地区和平框架中保持克制。但现实已经证明,这种想法越来越站不住脚。

日美军事一体化已经是事实。日本在防卫预算上创历史新高,并与美军在“台海应对方案”上保持高度同步。其次,日本国内已经彻底摆脱了“战后和平主义”的心理束缚,开始主动追求“强势日本”。最后,高市这类政客的崛起,不是偶然,而是“选出来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必须停止对日本“自我克制”的幻想,真正开始为“最坏打算”做准备。这不是战争动员,而是战略清醒。我们要认识到:

台海一旦发生冲突,日本参与的可能性不再是“美方胁迫”的结果,而是日本主动选择;
日本的军事扩张将不再是“辅助型”,而是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力量重塑



中日之间的对抗,不再只限于外交口水,而会逐步蔓延到经济、科技、舆论、情报等多个层面。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的不是一味强硬或者一味隐忍,而是要有能力让对方在每次“越界”前掂量清楚代价。让他们明白,触碰中国核心利益,不会是“国内加分项”,而是“战略灾难”。

高市早苗已经用她的言语和政策,表明了日本的方向。她的高支持率说明,这不是她一个人的选择,而是日本社会的集体偏好。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一个现实:未来的日本,不再是一个“被动配合”的邻居。

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还在用过去的方式试图“理解”这个新日本。现在是时候调整中国对日战略了。我们不再期待“回头是岸”,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每一次错误选择,都会有清晰代价。

参考资料:
高市早苗陷入困局
2025-11-11 15:55·北京日报客户端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boss外传 incentive-icons
boss外传
天下人物多,且听楚楚说
5313文章数 342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