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李博)记者从通州区生态环境局获悉,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局日前联合区城管委、区住建委、区交通委、区交通支队等8个部门及22个街道乡镇,共同启动TSP(总悬浮颗粒物)精细化治理与柴油车夜间监管。经不懈努力,总悬浮颗粒物同比改善近三成,通州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为遏制渣土车夜间交通违法行为,通州区创新建立“每日夜查、动态布点、视频巡查”三位一体执法模式,强化夜间执法力量部署,重点打击超载、涉牌违法和扰乱交通秩序行为。
同时,推动建立“查处一车、倒追一企、规范一线”的监管模式。对违法车辆不仅依法处罚,还倒查运输企业、施工工地和消纳场所的管理责任,推动形成建筑垃圾“产、运、销”闭环监管格局。数据显示,此次行动已累计检查渣土运输车辆3699辆、施工工地2845个。
同时,通州区生态环境局组建11个监督帮扶组,深入一线开展督导检查。区城管委重点加强对运输企业的监管,累计约谈运输企业104家,停运整改车辆148辆。区住建委强化施工工地巡查,累计巡查工地7524次。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体系初步形成。
“通过系列治理措施的落实,全区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稳步下降。”通州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9月15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截至10月22日近40天时间里,通州区PM2.5平均浓度为20.3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36.0%;较行动前的38天降低4.7%。全区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同比降低近三成。
通州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重点完善建筑垃圾“产、运、消”全链条闭环监管体系,强化数据共享与在线监测能力建设,全力推进渣土车入户执法和重型柴油车排放监管,持续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