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交二航局一公司船舶分公司青年工程师团队走进武汉小学四年级课堂,以“船舶”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兼具知识性与家国情怀的科普课。这是中交集团“万名工程师进课堂”活动的具体实践,展现了央企在科普教育中的责任与担当。
![]()
作为“万名工程师进课堂”活动的生动缩影,此次科普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工程师们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线,辅以三维动画和实物模型,构建了从船舶基础知识到大国重器的完整认知体系。课程从“什么是船舶”切入,结合“舟、筏、舫、舰”等汉字的演变,并融入《江雪》《枫桥夜泊》等古诗中的船舶意象,让孩子们在文化熏陶中了解船舶的历史脉络。随后,课程重点介绍了中交集团自主研发的大国重器——“二航长青”和“二航卓越”,讲述它们在杭州湾跨海铁路桥、厦金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的贡献。工程师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浮力原理、船舶稳性设计等科学知识,以及特殊作业装置实现国产化突破的技术细节,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我国船舶工业的硬实力。
![]()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孩子们踊跃提问:“船舶浮起来和曹冲称象是一个原理吗?”“为什么船摇来摇去不会翻?”工程师们结合船舶“冷知识”,用“船也有压舱石,就像不倒翁”“船舶的‘眼睛’是卫星导航”等生动比喻,将复杂的物理原理和导航技术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当工程师提到“技术突破离不开数学和物理知识”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光芒。工程师们鼓励他们:“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你们从小打好基础,未来去探索更多船舶科技的奥秘!”
课程结束后,孩子们仍热情不减,围在船舶模型旁认真观察、热烈讨论。“这是不是‘二航长青’的起重臂?”“方形的船底是不是更稳?”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亲手触摸和互动交流中变得鲜活,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
此次校企联动,是中交集团“以专业赋能教育、以责任培育未来”理念的具体体现。孩子们在近距离了解大国重器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也激发了爱国情怀与科学兴趣。未来,中交二航局一公司船舶分公司将继续深耕科普教育,以船舶为媒,让更多孩子感受“中国智造”的魅力,为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助力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周荔华 刘坤|王莉 熊梦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