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遇到了这样的人吗?
家里的东西,一样都舍不得扔。
一张旧凳子,总说:“指不定哪天,凳子的面板,还能用上。”
菜刀已经生锈,多年不用,但是留着,想着,万一要应急,还是可以的。
东西堆得满满当当,到了真要用的时候,又找不到,或者记不得有某样东西了。
衣柜里,衣服满了,但还想买点,好像天冷了,缺很厚的,天热了,薄的也不够。
也有一些老物件,以为留下来,是一种情怀,却没有想过,睹物思人,触景伤情。
反正,留下来的,都如鸡肋,用不上,丢了可惜。把整个家庭,变得乱糟糟。
![]()
02
我的祖母,生活特别节俭,节俭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
节俭的方法,也确实令人哭笑不得。
祖父曾经是一个打鱼人,置办了很多渔网、竹竿等。
祖父很老的时候,根本就不能去打鱼了。毕竟身体吃不消。加上地方有禁渔的政策,打鱼不是出路了。
祖父准备把东西都扔掉,竹竿做柴火,渔网用来做菜地的围挡。
祖母死活不同意:“万一哪一天,子女要回老家,打鱼过日子呢?”
顺着祖母的习惯,几代人的生活 用品,都堆积起来,好像传家宝一样。而一些老物件,木头做了,已经被虫蛀,蜘蛛网也很多。
子孙也孝顺,过年过节会给祖父母买 衣服,鞋子。
大家反复交代:“衣服要马上穿,保护好身体。”
祖父母把衣服试一试,觉得蛮好的,也穿一小会。
等大家离开,祖母马上把衣服都收起来,放到柜子里。
祖母说:“这么好的衣服,应该留起来,等现在的衣服,都烂了,再穿。”
《增广贤文》里说:“常将有日思无日 莫待无时想有时。”祖母的说法,也没错,祖父也就同意了。
什么都要考虑长久点,来日要是子孙不送衣服,或者谁有困难,这些好衣服,不是可以应急,能够让人度过难关?
一晃过了很多年,祖父过世了,祖母也走了。但是他们的衣服,还有一半是全新的,一次都没有穿。
按照传统习俗,老一辈的衣服,都要付之一炬,令人很是心疼。
还有祖父母居住的房子,留下的渔网什么的,子孙是从来不用了。时代不同了,大家都外迁,到城里定居。老屋开始破败。
心理学家认为,人对生活,有两种意识: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
1.即时满足。
满足当下的生活,让当下快乐幸福。柴米油盐都好好用,选择好的先用。
子孙给祖父母送东西,就是希望他们用起来,不要在冬日里,冷得发抖,衣服还透风。也不要床铺上,还用古时候的稻草,多用现在的电暖等。
2.延迟满足。
祖母对子孙送的东西,却一直留着,满足未来的某一天,某一个特别的情况。
把祖父用过的东西,祖上的老物件,好好留着,是考虑子孙若干年之后的特别情况。东西可能满足情况,促使情况变好。
可以说,祖母留下来的东西,绝大部分是担心“未来会没有,就要今天的积累”。
囤积的习惯,也就是祖母这样的思维里,慢慢延伸出来的。
“等一等,到那个时候再用”,人一旦确定要延时性满足,那当下就抠抠搜搜,使劲去获取“将来用的东西”——想方设法“买”,还加“拼命留”。
![]()
03
最好的生活,过往不念,当下不杂,未来不惧。
《断舍离》中写道:“进,则出;出,则进;然后,再出,这一简单的生命机制,隐藏着巨大的力量。”
生命是动态的,“得到、扔掉”是一次循环。通过无数次循环,生命会达到某种境界,生活会有某种高度。
打破“什么都舍不得扔”的人生状况,人生才会真正变好,轻松地奔赴未来。
第一,认识“不舍得扔”的害处,警醒自己。
闻一闻旧物的腐臭味;感受杂物间的蚊虫;碰撞一下老物件的了腐朽部分;用放大镜看残留物;去很邋遢的地方......你肯定自己都会觉得恶心。
当你一次次恶心之后,会养成主动远离恶心物品的习惯。
毕竟,人的本性,是奔赴美好的。而旧物带来的结果,违背了人性。
第二,学会扔东西,做家庭整理攻略。
有房子,不等于有家,而是好环境的房子,才是家。
到处都堆满东西,乱糟糟的,这家不像家,根本就没有吸引力。身边人也在看到东西后,心情变差,动不动就来脾气。
如果你有一次和家人一起收拾的美好体验,你就会常常有这样的行为。
收拾,会让家庭和睦,每个人都变得勤快,还会心理舒服。
第三,对未来充满信心,每天都是新开始。
别害怕,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社会。
对比上世纪,我们的生活已经丰衣足食了。当下,只要愿意去工作,养家糊口,根本不是问题。
社会也日新月异地发展,旧物被取代,是必然的。留下来的,也是以后用不上的。
我们不提倡及时享乐主义,但建议即时满足,别总是等等等。
就是老人,也要真的理解“儿孙自有儿孙福”,莫给儿孙留巨资。
![]()
04
写在最后。
每个人的生活,都存在心理期待和家庭现实的博弈。
不要为了某种期待,就把当下的幸福,都预留到明天。
明天会有更好的东西,今天的预留,作废。
明天也可能有意外,今天的 预留,无效。
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
扔掉东西,其实是扔掉某种心理,把心灵腾空。
作者:布衣粗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