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孩子的成长,不在父母怀里,而在一次次挫折里

0
分享至

文/婷妈



傍晚路过小区儿童乐园,看见一个小男孩正踮着脚够单杠。他试了三次,都没抓住,小脸涨得通红。妈妈在旁边急得直搓手:“要不咱们别玩了,摔着怎么办?”小男孩却咬着牙又试了一次,这次终于抓住了,晃晃悠悠地坚持了两秒,才“啪嗒”掉下来。他趴在地上咯咯笑,妈妈赶紧跑过去,他却一骨碌爬起来:“妈妈,我还能再试!”

这一幕让我忽然想起:孩子的成长,从来不是被父母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是在一次次“够不着”“摔下来”“再试试”里,慢慢长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1、挫折是“试错课”,教会孩子“我能行”

小林的儿子乐乐曾是个“怕输”的孩子。学骑自行车时,爸爸刚松手,他就摔了个屁股墩,哭着说“不学了”;搭积木时,搭到一半塌了,就气呼呼地把积木全推倒。小林和丈夫急得不行,总在旁边鼓励:“宝贝最棒!”“再试一次肯定行!”可乐乐反而更抗拒,甚至说“我什么都做不好”。



直到去年夏天,小林带乐乐去乡下奶奶家。奶奶家有片小菜园,乐乐看奶奶拔萝卜,非要自己试试。他蹲在萝卜缨旁,用力一拽,萝卜没拔出来,自己却摔了个四脚朝天。奶奶没急着扶他,而是笑着说:“乐乐,你看萝卜的根扎得深,你得慢慢晃,再用力。”乐乐抹了把脸,又试了三次,终于拔出个拳头大的小萝卜。他举着萝卜蹦起来:“我拔出来啦!我拔出来啦!”

那天之后,乐乐像变了个人。学骑自行车时,他摔了五次,却边揉膝盖边说:“再试一次!”搭积木时,积木塌了,他蹲在地上重新搭,还自言自语:“这次我要搭得更高。”小林感慨:“原来孩子需要的不是‘你真棒’,而是‘摔了也没关系,再试就行’。”

孩子的成长,就像学走路——摔过跤,才知道怎么保持平衡;碰过壁,才知道怎么调整方向。父母越急着替他“扫清障碍”,他越学不会“自己走路”。挫折不是敌人,而是最好的“试错课”,让他在“我能行”的体验里,长出自信的底气。

1、挫折是“抗压课”,教会孩子“不怕难”

小王的女儿朵朵去年参加钢琴比赛。她练了三个月,每天放学都弹两小时,比赛前一周还特意买了新裙子。可上台时,她因为太紧张,弹错了两个音,下来后哭得直抽噎:“我搞砸了,以后再也不弹了!”



小王没急着安慰,而是带她去吃了冰淇淋,路上说:“妈妈小时候学跳绳,总被绳子绊脚,有一次还摔破了膝盖。可后来我练得多了,不仅能连续跳一百个,还代表班级参加了比赛。”朵朵抹着眼泪问:“真的吗?”小王点头:“当然啦,失败不可怕,怕的是不敢再试。”

第二天,朵朵主动打开琴盖,说:“妈妈,我再练一遍。”后来她又参加了两次比赛,虽然没拿第一,但每次下台都笑眯眯的。今年春天,她甚至主动报名了学校的合唱团,说:“我想试试新的挑战!”

孩子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学骑车会摔,考试会错,和朋友玩会吵架。可正是这些“不容易”,让他学会:哭过之后要擦干眼泪,错过之后要总结方法,输过之后要重新出发。抗压的能力,不是父母说出来的,而是孩子在挫折里“摔出来的”——摔得多了,自然就知道“怎么爬起来”。

3、挫折是“独立课”,教会孩子“自己来”

陈姐的儿子阳阳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以前陈姐总怕他磕着碰着,上学帮他背书包,写作业陪在旁边,连系鞋带都要替他系好。可去年阳阳转了学,新同学都会自己整理书包、削铅笔,他却站在旁边手足无措,回家后哭着说:“妈妈,我是不是什么都做不好?”



陈姐这才意识到:自己替他做的越多,他越学不会“自己做”。从那以后,她开始“放手”:书包让他自己背,哪怕压得肩膀红;作业让他自己写,哪怕错得一片红;鞋带让他自己系,哪怕系成死结。

刚开始,阳阳总喊“妈妈帮我”,陈姐咬着牙不说“我来”。慢慢地,他学会了整理书包,学会了检查作业,甚至学会了帮陈姐择菜。有次陈姐感冒,阳阳端着温水说:“妈妈,你吃药,我照顾你。”那一刻,陈姐眼眶红了:“原来孩子不是‘长不大’,是我们没给他‘长大’的机会。”

孩子的成长,就像小鸟学飞——父母越把他护在翅膀下,他越飞不起来。挫折是“独立课”的最好老师,让他在“自己来”的实践里,学会承担责任、解决问题。父母的爱,不是替他挡所有风雨,而是教他“怎么在风雨里走”。

孩子的成长,从来不在父母的怀里——那里太温暖,容不下他展翅;那里太安全,练不出他抗风的能力。



真正的成长,在一次次够不着单杠时的坚持,在一次次弹错琴时的再试,在一次次系不好鞋带时的摸索。

父母能做的,不是替他够单杠,而是在他摔下来时,蹲在旁边说:“宝贝,疼吗?不疼的话,咱们再试一次?”

这样的成长,才真正“刚刚好”。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婷妈alan,国家认证育婴师、家庭教育讲师,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关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杨瀚森:去发展联盟不是坏事,在NBA自己很渺小,增重后体脂没变

杨瀚森:去发展联盟不是坏事,在NBA自己很渺小,增重后体脂没变

孤影来客
2025-11-07 21:34:07
林丹在西班牙为子庆生,谢杏芳盛装笑容满面,豪宅别墅显得热闹

林丹在西班牙为子庆生,谢杏芳盛装笑容满面,豪宅别墅显得热闹

科学发掘
2025-11-06 13:42:50
别再乱吃了!华人常吃的保健品被曝或“助癌生长”!补得太勤反而害了自己...

别再乱吃了!华人常吃的保健品被曝或“助癌生长”!补得太勤反而害了自己...

最英国
2025-11-05 19:05:18
乌军人员在红军城投降

乌军人员在红军城投降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11-07 15:09:27
去了一次上海和平饭店,我才明白什么叫“贫穷限制了想象”!

去了一次上海和平饭店,我才明白什么叫“贫穷限制了想象”!

诗意世界
2025-11-05 22:33:13
生了三胎后,67岁的梁锦松为了让41岁的伏明霞再拼第4胎

生了三胎后,67岁的梁锦松为了让41岁的伏明霞再拼第4胎

没有偏旁的常庆
2025-11-07 06:41:13
“她出轨,但她是好医生啊”,眼科副教授视频流出,患者一片怜爱

“她出轨,但她是好医生啊”,眼科副教授视频流出,患者一片怜爱

熙熙说教
2025-11-06 19:39:46
万相兰,严重违纪违法

万相兰,严重违纪违法

新京报
2025-11-07 19:29:06
福建舰服役,新华社通稿,这四个字出现7次,美驻华使馆一言不发

福建舰服役,新华社通稿,这四个字出现7次,美驻华使馆一言不发

潮鹿逐梦
2025-11-07 14:23:36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诗意世界
2025-11-06 10:27:22
我过了70岁才发现:拼搏半生换来的房子和存款,却成了一种负担

我过了70岁才发现:拼搏半生换来的房子和存款,却成了一种负担

蝉吟槐蕊
2025-11-07 10:29:57
副院长出轨女医生,网友:人才难得!只要双方自愿,不要说三道四

副院长出轨女医生,网友:人才难得!只要双方自愿,不要说三道四

刚哥说法365
2025-11-06 20:56:25
全运会7日金牌榜及赛程:广东超浙江,山西第5!石宇奇陈幸同出赛

全运会7日金牌榜及赛程:广东超浙江,山西第5!石宇奇陈幸同出赛

求球不落谛
2025-11-07 09:19:05
胡琏孙女祭拜聂曦,称会联系其后代看是否想公开露面,李立群表态

胡琏孙女祭拜聂曦,称会联系其后代看是否想公开露面,李立群表态

乡野小珥
2025-11-07 06:58:59
内蒙古满洲里警方通报一起刑事案件:1死1伤,嫌犯已被刑拘

内蒙古满洲里警方通报一起刑事案件:1死1伤,嫌犯已被刑拘

界面新闻
2025-11-07 15:18:55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麦大人
2025-11-06 08:32:30
赢了19分!山东击败强敌,斩获开门红,老将独砍31+9,有望冲奖牌

赢了19分!山东击败强敌,斩获开门红,老将独砍31+9,有望冲奖牌

萌兰聊个球
2025-11-07 18:17:08
乐视创始人欠122亿巨债跑美七年,400多名老员工让乐视起死回生。

乐视创始人欠122亿巨债跑美七年,400多名老员工让乐视起死回生。

百态人间
2025-11-05 05:35:03
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四次点名全红婵,陈若琳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四次点名全红婵,陈若琳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枫尘余往逝
2025-11-05 21:01:12
51:49!禁止特朗普绕过国会对委内瑞拉动武议案被否决

51:49!禁止特朗普绕过国会对委内瑞拉动武议案被否决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07 20:39:40
2025-11-07 22:00:49
婷妈alan
婷妈alan
亲子讲师、育儿达人
1115文章数 11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升学就业“潜规则”?3届学长数据透漏这些真相!

头条要闻

美媒:卢拉乘中国电动汽车抵达峰会会场

头条要闻

美媒:卢拉乘中国电动汽车抵达峰会会场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赏叶季人生照片拍摄指南.PDF

教育要闻

孩子成绩没啥动静,家长钱包掉得真快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