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昌协作
海创会
![]()
第二十三届海创会现场。
在新时代援疆事业的宏阔画卷上,闽昌协作线条正愈发清晰。自1999年党中央作出对口支援部署以来,福建与新疆昌吉州结下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谊。26年来,福建始终秉持“昌吉所需、福建所能”的坚定承诺,累计派出近2000名援疆干部人才,实施项目1131个,总投资近60亿元,为昌吉产业发展及民生改善注入源源不断的福建动能。
作为福建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海创会”)充分发挥资源汇聚、创新赋能、产业对接的平台优势,为福建援疆事业搭建起合作交流的坚实桥梁,让创新之光照耀山海两端。
聚焦创新协同
推动产业共兴
福建援疆工作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立足昌吉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依托海创会“6·18”协同创新机制,闽昌双方不断拓展合作新领域,持续完善以科技赋能带动产业升级的机制体系。
![]()
福建·昌吉食用菌产业技术对接会。
2017年,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依托海创会机制,举办福建·昌吉食用菌产业技术对接会,邀请福建农林大学食用菌专家“把脉问诊”,推动6·18协同创新院食用菌(古田)分院与昌吉州玛纳斯县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专家团队连续三年赴疆指导,助推双孢菇、杏鲍菇等工厂化栽培项目落地生根,使食用菌产业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填补了昌吉农业产业空白,为“科技援疆、产业援疆”提供了生动范例。
近年来,南平、漳州、莆田等援疆分指持续发力——“福建仙草”巨菌草落户木垒、芦笋产业激活庭院经济、“南果北种”拓展生态农业……一批批科技项目的落地,成为昌吉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让援疆事业在创新与实干中开花结果。
依托展会平台
拓展合作新局
作为创新驱动的主阵地、产业协作的连心桥,海创会已成为闽昌携手发展的重要平台。自第十五届海创会起,昌吉州多次组团参会参展,主动推介产业项目、深化招商合作,让闽昌情在展会平台上延伸拓展。
在第十六届海创会期间,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政府携手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在福州举办产业招商项目发布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项目46个,总投资34.37亿元,并推出“2018年福建援疆·丝绸之路旅游专列”,拓宽闽昌经贸往来新通道。同时,巾帼馆邀请昌吉州妇联参展,与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妇联联合展示民族特色创新产品,促进多地妇女创业创新项目高质量发展。
![]()
昌吉州专馆。
2022年第二十届海创会期间,昌吉州首次设立专馆,以飘带造型展现丝路风韵,集中展示开放与包容的城市形象。展会期间同步举办昌吉州(福州)招商推介会暨签约仪式,签约项目总投资近90亿元,涵盖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能源转化等多个领域。
深化科技共建
打造协同新高地
科技创新是推动闽昌合作的关键引擎。自海创中心启用以来,作为海创会延伸的重要服务平台,基地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校地协同,为昌吉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人才局一行到访海创中心。
2024年12月,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人才局一行赴福州高新区海创中心调研,双方围绕成果转化、人才交流、高校合作机制等议题深入探讨,双方一致认为,要以海创会为纽带,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昌吉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携手奋进
共绘山海新篇
立足新起点,海创会将继续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协同创新优势,搭建更广阔的闽昌合作桥梁。通过深化平台共建、强化机制互通、推进项目共赢,助力昌吉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区域创新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贡献福建智慧与力量。
山海相依情更浓,携手同行路更宽。新时代的海创会,正以创新为笔、合作为墨,书写闽昌两地携手并进、共创繁荣的时代华章。
编辑:詹宇清
初审:许晶
终审:吴荣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