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以宣布无限期驻扎黎南部,黎军进入最高警戒,中东火药桶再临爆点

0
分享至

11 月 1 日,黎巴嫩南部纳巴蒂耶区的街道上,一辆行驶中的汽车突然被以色列军方导弹击中,剧烈的爆炸声打破了区域短暂的平静。

这场袭击直接造成 4 人死亡,而以色列国防军随后证实,死者均被认定为真主党成员,其中还包括精锐部队拉德万部队的成员。

理由是他们 “参与武器转移及重建恐怖主义基础设施”,这不是近期以军首次在黎巴嫩境内升级袭击。

2025 年 10 月 30 日,以军地面部队在黎南部发动致命突袭;10 月 26 日至 28 日的三天里,以军空袭覆盖贝卡谷地等腹地区域,至少 6 人在轰炸中丧生。

而这一系列冲突的背后,始终绕不开 2024 年 11 月 27 日生效的黎以停火协议。

协议明明约定真主党撤至利塔尼河以北、以军 60 天内撤出黎南部,可以方却以 “黎方未全面履约” 为由两度延长撤军期限。

最终在 2025 年 2 月宣布 “无限期驻扎” 黎南部 5 个据点,彻底点燃黎巴嫩的抗议情绪。

如今,以军导弹击中纳巴蒂耶区汽车的事件,让本就紧张的局势再度紧绷,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已表达严重关切。

要知道就在 10 月 26 日,以军无人机还曾向联黎部队巡逻区投掷榴弹,引发多国谴责。

面对这样 “违约 - 报复” 的循环,面对黎巴嫩境内已累计 3823 人死亡、15859 人受伤的残酷数据。

当以军将袭击从边境推向纳巴蒂耶等腹地城市,当黎政府因内部分裂无力掌控南部局势,这场冲突究竟还会朝着怎样的方向扩散,又何时才能真正回到停火协议最初设想的和平轨道?



黎以冲突的核心矛盾与协议破裂

2024 年 11 月 27 日,一份承载着黎以和平期待的停火协议正式生效。

协议中明确了双向承诺:真主党需撤至利塔尼河以北,为以色列北部边境构建 “非军事化” 屏障。

以色列国防军则要在 60 天内完全撤出黎巴嫩南部,将当地防务交还给黎巴嫩安全部队。

这一安排本是基于联合国安理会第 1701 号决议精神,试图通过强化黎巴嫩中央政府对南部地区的掌控,消除真主党活动的空间,从根源上实现地区稳定。

然而,这份协议从诞生之初就埋下了隐患,它缺乏一个中立、强大且能被双方无条件接受的核查与监督机制。

协议的落实全靠双方 “善意” 与自我约束,在长期充满敌意与猜疑的黎以关系中,这种 “善意” 显然不堪一击。



2025 年 1 月 24 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以 “黎巴嫩方面未全面履行停火协议” 为由,公开宣布不按期完成撤军,首次违背 “60 天内全面撤出黎南部” 的核心承诺。

到了 2025 年 2 月,以色列进一步加码,直接宣布将 “无限期驻扎” 在黎巴嫩南部的 5 个据点。

2025 年 3 月 14 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更是态度强硬地表示,无论后续谈判结果如何,以军都不会撤出这 5 个战略要地,彻底粉碎了黎巴嫩方面对和平撤军的最后期待。

以色列的一系列举动,被黎巴嫩视为对自身主权的严重践踏,引发了黎巴嫩政府与民众的强烈抗议。



面对以色列的违约,真主党也给出了强硬回应,以 “以色列未彻底撤军” 为由拒绝解除武装。

此时,美国的介入非但没有缓解局势,反而让矛盾更加复杂。

美国持续向黎巴嫩政府施压,要求其按照美方意愿解除真主党武装,可在美国眼中简单的 “解武” 诉求,在黎巴嫩国内却是个棘手难题。

真主党并非单纯的军事组织,更是黎巴嫩什叶派的核心政治力量,在议会拥有大量席位,还掌控着庞大的社会服务网络。

若强行解除真主党武装,极有可能引爆黎巴嫩国内的教派矛盾,甚至引发新的内战。

这让黎巴嫩政府陷入两难:服从美国可能导致国家分裂,抵制美国又将面临外交孤立与援助中断的风险,黎以之间的 “撤军 - 解武” 死结愈发难解。



以军军事行动升级与黎方防御应对

2025 年 10 月下旬至 11 月初,黎以边境的平静被彻底打破。

10 月 26 日至 28 日,以军发动的空袭不再局限于边境地区,而是将范围扩大到了黎巴嫩腹地的贝卡谷地 。

这里是真主党历史上重要的物资补给基地与战略纵深地带,长期以来被视为真主党的 “后方屏障”。

以军对贝卡谷地的空袭,打破了过去冲突 “仅限边境” 的隐性默契,也释放出危险信号。

以色列的打击目标已不再是简单报复边境袭击,而是转向系统性破坏真主党在黎巴嫩全境的军事基础设施。

空袭的余波未平,地面突袭接踵而至。10 月 30 日,以色列地面部队直接进入黎巴嫩南部,发动了一次致命突袭。

相较于远程空袭,地面行动意味着双方将面临更直接的短兵相接,冲突的 “温度” 也从远程对抗飙升至近距离接触,军事冒险性大幅提升。



短短几天后的 11 月 1 日,以军又在黎巴嫩南部纳巴蒂耶区发动了一场 “外科手术式” 导弹袭击。

纳巴蒂耶并非紧邻边境的村庄,而是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腹地城市,以军精准击中一辆行驶中的汽车,导致 4 人当场死亡。

袭击发生后,以色列国防军迅速发表声明,将 4 名死者全部定性为真主党成员。

其中还包括真主党精锐部队拉德万部队的成员,并指控他们 “参与武器转移及重建恐怖主义基础设施”。



这份声明不仅是为袭击寻找合法性依据,更带有强烈的信息战意味。

以色列想通过此举向黎巴嫩政府和国际社会传递:以军有能力在黎巴嫩任何地方锁定并消灭其认定的 “威胁”,且不会受地理或政治界限的束缚。

面对以军的步步紧逼,黎巴嫩方面也迅速做出反应:黎巴嫩卫生部明确表示,此次纳巴蒂耶袭击是近期以军袭击强度升级的最新案例。

黎巴嫩总统约瑟夫・奥恩更是下令黎军队进入最高警戒状态,更罕见的是,黎巴嫩军队与真主党达成了防御共识,双方联手构成应对以军的防御力量,共同抵御以色列的军事行动。



国际维和危机与黎国内政治共识

本应充当冲突 “缓冲带” 的国际维和机制,在黎以局势升级中屡遭冲击,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2025 年 10 月 26 日,以色列军队的无人机在黎巴嫩南部基拉村附近,直接向执行巡逻任务的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区域投掷榴弹。

随后坦克还朝维和人员方向开火,虽万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却彻底打破了 “维和部队中立安全” 的国际共识。

更令人担忧的是,此类针对性行为并非偶然,此前联黎部队已多次遭遇以军激光照射、鸣枪警告等挑衅,每一次行动都彰显着以色列对国际维和机制的漠视。



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的谴责声迅速发酵。

联黎部队第一时间向以色列方面提出 “强烈抗议”,要求以方立即停止危害维和人员安全的行为。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更是公开怒斥此举 “非常危险、完全不可接受”,强调其严重违反国际法准则。

法国等参与维和行动的国家也纷纷发声,指责以色列的行为违背联合国安理会第 1701 号决议,破坏了地区和平稳定的努力。

本轮冲突已造成黎巴嫩 3823 人死亡、15859 人受伤,大量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被毁,蓝线两侧流离失所的民众数量持续攀升,人道主义危机不断加剧。



与国际社会的分歧不同,以色列的背信弃义在黎巴嫩国内意外促成了跨政治层面的共识。

黎巴嫩总理萨拉姆在公开讲话中明确谴责以色列 “无视国际法,严重侵犯黎巴嫩主权”;议长贝里则直言 “单纯的口头谴责远远不够,必须采取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尊严”。

从政府高层到普通民众,黎巴嫩社会普遍意识到 “和平幻想已彻底破灭”。

以色列的持续挑衅让国内民族情绪与主权受辱感空前高涨,原本存在分歧的政治派别,在 “捍卫国家主权” 的共同目标下逐渐凝聚起合力。



局势恶性循环与中东危机加

当前黎以冲突的僵局,绝非短期外交失误所致,而是历史积怨与现实矛盾交织发酵的必然结果。

2023 年 10 月的加沙冲突,当时真主党基于 “抵抗轴心” 的联盟义务,从黎巴嫩南部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迫使以色列北部数千民众撤离,双方由此陷入两个月的公开冲突。

虽在 2024 年底达成停火,却为后续局势埋下隐患。更深层的问题则在于黎巴嫩自身的国家建构失败。

自 1975-1990 年内战结束后,黎巴嫩中央政府始终未能垄断合法暴力的使用权。

真主党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逐渐发展成 “国中之国”,南部地区更是成为其巩固 “抵抗社会” 的核心区域。



2024 年 9 月的一起关键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复杂性。

以色列军队成功击毙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及多名高官,短期内虽严重削弱了真主党的集中指挥体系,导致其行动暂时分散化、本地化,但并未从根本上瓦解该组织。

更关键的是,领导人的死亡催生了真主党内部强烈的复仇心理,使其在后续谈判或停火中更难做出妥协,甚至出现更激进的报复性袭击,原本就脆弱的和平框架愈发摇摇欲坠。

从最初的延期撤军,到 2025 年 2 月宣布 “无限期驻扎” 黎南部 5 个据点,再到深入黎南部城镇(如布利达)发动突袭,闯入市政大楼致无辜人员丧生,每一步都在将局势推向失控边缘。

2024 年 11 月由美国斡旋达成的停火协议,已彻底沦为 “一张废纸”,失去了危机缓冲的关键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本就动荡的中东地区再度濒临 “爆点”,黎以冲突的外溢风险持续上升,一场可能波及更广的地区危机正在悄然酝酿。



结语

黎以冲突的本质,是主权与安全的悖论:以色列追求 “绝对安全” 的行动,不断侵蚀黎巴嫩的主权;而黎巴嫩的主权受损与真主党的反击,又加剧了以色列的安全焦虑,形成无解的 “违约 - 报复” 循环。

国际维和机制失效、外部干预失当、历史积怨难消,让这场危机深陷泥潭。若各方仍执着于零和博弈,中东的 “火药桶” 终将引爆。

唯有摒弃对抗思维,建立公平的对话机制,才能打破恶性循环,毕竟,和平从不是某一方的 “恩赐”,而是所有国家与民众共同守护的底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李小萌北京逛街,开五六百万劳斯莱斯,老公王雷原来是大连富二代

李小萌北京逛街,开五六百万劳斯莱斯,老公王雷原来是大连富二代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4 00:01:00
陈宝仓墓地曝光,墓前状况令人意外,与吴石、朱枫墓截然不同

陈宝仓墓地曝光,墓前状况令人意外,与吴石、朱枫墓截然不同

大国纪录
2025-10-27 16:22:43
无耻到家!居然有人给陈志洗白?

无耻到家!居然有人给陈志洗白?

吃瓜盟主
2025-11-15 15:36:01
欧盟没想到:中国大棒朝他来了,同意供货,但又一个“前提条件”

欧盟没想到:中国大棒朝他来了,同意供货,但又一个“前提条件”

娱乐的硬糖吖
2025-11-15 15:50:32
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受日本舆论反对,看到中方强硬立场日本网民指责高市早苗“闯大祸”

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受日本舆论反对,看到中方强硬立场日本网民指责高市早苗“闯大祸”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22:18:42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三毛看世界
2025-11-14 21:57:33
全新奥迪 Q5L实车亮相!网友:这个大灯确实够酷

全新奥迪 Q5L实车亮相!网友:这个大灯确实够酷

汽车网评
2025-11-15 20:30:21
前法国国脚:姆巴佩踢了一场就走,队友恐怕厌倦了他获得的特权

前法国国脚:姆巴佩踢了一场就走,队友恐怕厌倦了他获得的特权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6 00:00:30
“天上人间”的瓜!

“天上人间”的瓜!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14 07:57:34
苏联犯的错,中国不能再犯,沙特不续约的背后,是中国的深思熟虑

苏联犯的错,中国不能再犯,沙特不续约的背后,是中国的深思熟虑

阿七说史
2025-11-13 08:56:28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四川队,明显是上赛季CBA冠军广厦队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四川队,明显是上赛季CBA冠军广厦队

大眼瞄世界
2025-11-15 07:38:52
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大S生命的最后,家人还在开心地跳舞

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大S生命的最后,家人还在开心地跳舞

可乐谈情感
2025-11-15 10:11:54
老人搭伙一天就分手:我有钱有房,干嘛给你做免费保姆,我疯了吗

老人搭伙一天就分手:我有钱有房,干嘛给你做免费保姆,我疯了吗

秀秀情感课堂
2025-11-11 14:55:03
消失的天才!短短3年时间,从NBA第一替补,到无球可打

消失的天才!短短3年时间,从NBA第一替补,到无球可打

体坛热评
2025-11-15 23:09:46
日系车败退中国:2.9L油耗击碎“省油神话”,00后为何不再买账?

日系车败退中国:2.9L油耗击碎“省油神话”,00后为何不再买账?

财经保探长
2025-09-11 22:20:43
"不欢迎中国人",德韩挂满中文标语,中国游客被区别对待,谁还去

"不欢迎中国人",德韩挂满中文标语,中国游客被区别对待,谁还去

南权先生
2025-10-09 12:44:56
才知道,原来微信还可以“监控”对方聊天记录,不知道可惜了!

才知道,原来微信还可以“监控”对方聊天记录,不知道可惜了!

CG说科技
2025-10-24 18:36:15
弃车保帅!陈志末日已到,新加坡连锅端8亿资产,多国疯抢他的命

弃车保帅!陈志末日已到,新加坡连锅端8亿资产,多国疯抢他的命

热风追逐者
2025-11-15 13:55:03
逆天了!我建议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看,我怕你笑喷了又怕你犯恶心

逆天了!我建议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看,我怕你笑喷了又怕你犯恶心

小陆搞笑日常
2025-11-15 08:31:22
冷空气到达广州时间,确定!网友:干冷还是湿冷?

冷空气到达广州时间,确定!网友:干冷还是湿冷?

鲁中晨报
2025-11-15 07:27:04
2025-11-16 01:32:49
快看张同学 incentive-icons
快看张同学
晨起暮落,初心不改
3323文章数 2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手机
本地
游戏

教育要闻

天塌了啊:英国大学又开始搞大裁员了!

艺术要闻

她的笔下女子如此动人,晚年却名声扫地!

手机要闻

iPhone Air开启eSIM时代:国内厂商纷纷跟进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解说杯:打野远胜前职业,GBS战胜RHPA,晋级决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